产后抑郁就是矫情?这些误解千万别信
8月10日,武汉一名年轻妈妈在生下宝宝8天后离家出走,家人多方查询无果。据姜先生介绍,妻子小龙患有产后抑郁症,情绪一度低迷。无独有偶,4月27日,长沙一位37岁海归女博士生下二胎后,患产后抑郁症,带5个月的女儿坠楼身亡,令人痛惜。
《新妈妈情绪蓝皮书》指出,我国每年有1800万新手妈妈,其中,60%~80%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提到产后抑郁,大部分妈妈表示“这只是一部分人的问题,与我无关”。也有很多妈妈因为患有产后抑郁被认为是“矫情”。那么“产后抑郁”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人们对此还存在哪些误解?
误区1:老一辈人没有产后抑郁,年轻人就是矫情。
很多“奶奶辈”、“妈妈辈”的人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无痛化分娩”给予女性更加安全和健康的保证,产后抑郁是独属于年轻人的矫情,过去的老一辈丝毫不受影响。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一方面,过去的很多女性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温饱、事业和家庭上,对自身的身体关照不够。另一方面,囿于当时医疗水平和科普知识的不足,人们对产后抑郁的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高,甚至有人以此为“耻”,没有将“产后抑郁”的状态正确表达出来,家人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对产妇发生的一些情绪变化也不了解,因此这种现象没有被社会大众所关注。其实产后抑郁是一种正常的分娩反应,与产妇的年龄、学历、收入没有直接关系。
误区2:产后抑郁不能吃药,多睡觉就行。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们来说,日常生活中更需要减少药物的使用,防止宝宝通过奶水摄入过多药物影响身体发育。因此,很多妈妈们在生病后不敢吃药,认为多睡觉可以恢复精神状态。这是不恰当的做法。
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的身体健康是宝宝健康的前提,讳疾忌医会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发生恶化。轻度的产后抑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严重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另外,产妇24小时照顾宝宝的生活,容易产生过度劳累、睡眠质量变差、心情烦躁等问题,保证充足的睡眠固然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是睡觉不能包治百病。针对不同的疾病,尤其是心理问题,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和治疗,避免误判损害身心健康。
误区3:从产妇的精神状态可以判断是否患有抑郁。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所以很多人误以为通过产妇的外表状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产后抑郁。这种方法未必科学。
首先,相较于可以直接感受和观察的身体疾病而言,抑郁作为一种心理疾病,看不见、摸不着,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其次,产后抑郁是一种持续性的疾病,出于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对周围环境的不安全感,妈妈们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会通过自我调节、化妆等方式调整精神状态。因此,通过简单的观察难以进行确诊。
误区4:产后抑郁可以自测。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是国内外常用的抑郁指数量表,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评分。其中9分为筛查产后抑郁的临界值,12分作为筛查重性产后抑郁的临界值。需要注意的是,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只能作为参考,诊断疾病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
误区5:只有新手妈妈会发生产后抑郁。
根据《新妈妈情绪蓝皮书》可以看出,我国每年有1800万新手妈妈,其中,60%~80%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接近20%会发展为临床抑郁症,再次妊娠的妈妈们仍有20%~30%的复发率。因此无论是第几次成为妈妈,都有可能出现产后抑郁。
误区6:产后抑郁能自行治愈
产妇的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针对不同人群,产后抑郁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说,患有产后抑郁情绪的妈妈,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减少刺激源,大多数产妇可以在2~3周缓解。但仍有少数妈妈在没有及时调整的情况下会产生恶化,形成抑郁症,这种情况大约持续3~6个月,严重的患者将持续1~2年,长期抑郁容易引发周期性精神病。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尤为重要。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瑞华进行科学性把关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