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味蕾游”背后的文章值得用心做

2024-08-20 15:20:29来源: 云南日报

“味蕾游”正逐渐兴起,云南应该抓住美食这一流量密码,做好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协同联动、双向赋能,为游客体验感的升级多想办法、多谋创新,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拥有更丰厚更多彩的味道表达

据央视网报道,这个暑期,不少游客选择搭乘高铁,寻觅各地特色美食,开启“味蕾游”,这也成为许多人踏上一场旅行的新动力。

四方食事,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从进淄赶“烤”到品天水麻辣烫,从去柳州嗦粉到去武汉吃小龙虾……近年来,“味蕾游”成为文旅消费新趋势,因“食”而动,为“吃”而游成为许多游客出行的重要动因。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显示,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前或旅游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预示了“味蕾游”的巨大潜力。

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味蕾游”的走红,反映出文旅市场的发展正在不断转型升级。早些年许多人旅游主要关注景区景点、自然风光等,满足于“打卡”,享受于“行万里路”带来的充实感、获得感,而在吃上面则没有那么讲究,主要满足于“填饱肚子”。但如今,这一习惯逐渐改变,许多人去一个地方旅游,品尝美食成为一项重要选择。

“味蕾游”不只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一场文化大餐。品尝地方美食,也是在关注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诸多美食都有典故出处,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和习俗风情,本身就是一段旅程的打开方式之一。兰州牛肉面的背后,是西北人民热情与坚韧的象征;四川香辣串串的背后,是巴蜀大地火辣性格的缩影;而云南人对米线的执着背后,不只是对吃的一种讲究,更是一种情怀的寄托……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文化魅力,大有文章可做。

“味蕾游”是文旅市场发展的新契机,云南作为一个美食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发展“味蕾游”。26个世居民族,美食文化数不胜数,除蒙自过桥米线、宣威火腿、白族三道茶、南涧跳菜、彝族酒歌等特色之外,云南的菌子、鲜花、野菜等随季节流转上演美食盛宴,这些都可以成为宣介云南的新名片。

抓住“味蕾游”契机,云南还有一些工作要做。一则,要讲好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米线有米线的故事,火腿有火腿的典故,跳菜有跳菜的讲究,这背后的文化故事,就是宣介当地文化最好的素材;二则,要加大宣传力度,信息时代海量信息迎面而来,酒香也怕巷子深,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做好宣传工作,通过视频化呈现、网络大V打卡游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云南美食;三则,要有一盘棋的思维,云南各地美食丰富,但共同代表着“云南”旅游形象,要将全省各地的美食统筹起来,以凝聚起更大的吸引力。

了解一个地方,除了靠脚步的丈量,更要靠味觉的体会。当前,“味蕾游”正逐渐兴起,云南应该抓住美食这一流量密码,做好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协同联动、双向赋能,为游客体验感的升级多想办法、多谋创新,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拥有更丰厚更多彩的味道表达。(龙敏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