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上)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析
王朝辉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 :粮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本生活保障资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历朝历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历来对于粮食安全尤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深化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态
1. 粮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 , 粮食就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本生活保障资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历朝历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人对于粮食安全尤为重视。
管仲的《管子 . 国蓄》提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这 表明了粮食对于社会的根本性意义。《管子 . 治国》有“粟者,王之本事,人主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再次指明了粮食生产是国家的重要事情,粮食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晁错也说过:“夫饥饿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可以看出粮食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
今天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吃住显然不是问题,而是要在吃得好上,吃得健康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最好的注脚。
2020 年 10 月 5 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导致 7 人死亡。鸡东县兴农镇居民王某某及亲属 9 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 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 ) 引发食物中毒,制作“酸汤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里冷冻一年。经公安机关对现场提取物的检测,未查出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 8 名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事件,再次敲醒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从个人角度来讲,每个人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卫生;从宏观 角度来讲,国家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让老百姓吃得放心。21 世纪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让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 临严梭挑战,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 须比任何时期更要注意健康问题,更加关心粮食安全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
2. 生态文明建设对粮食安全的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发展理念的创新,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对于我们生存状态将有质的改变,尤其对于健康尤为重要。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必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2012 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五大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所创造的生态理念、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等将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2.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容纳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诺、生态良好的历史实践综合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一起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目标,但还不是实现了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为到 2020 年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不仅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新形势下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然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树立生态文明和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消费理念,全面改变全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2.3 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2.3.1 生产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仍然存在粗放型发展方式,这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资源环境的约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时刻,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资源的供求不足。这主要是表现在人均资源不足,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极大,绝大部分还需要依靠进口。
自然资源和能源的紧缺,不断地刺激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走投入少,产出多的现代化新型发展道路,是实现人类、自然、经济和社会和谐相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该立足循环经济,关注生态环境,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量的增长向质的上升、由低效率向高效率、由资源依赖向技术创新转变。
2.3.2 消费方面。消费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同消费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它主要表现为社会大众消费的整体性状态。目前,我国的奢侈消费现象日益严重,在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驱使下,高消费和过度消费等行为成为人们争先追求的生活方式。对于电子产品、奢侈品的盲目追求,使得我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大国。这不仅与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差别,还与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所以,在消费领域中,我们要优化产业结构,更新消费理念,大力提倡“要消费不要浪费、要舒服不要奢侈”,要健康的消费理念。
2.4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物质基础,而任何生产都必然要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在对环境危机进行痛定思痛的反思中,逐渐意识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必须自觉通守自然规律,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的健康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并在 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并且这在代际间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直接体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核心目的是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坚实的资源环境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治理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目前,自然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工厂排放的污染气体和液体、农垦烧荒、炊烟等主要的污染排放量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土壤、海洋和大气污染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采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技形式,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这才是当前我国在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必然选择,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贾卫列 , 刘宗超 . 生态文明观∶理念与转折 [M].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 高德明 .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M].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11.
[3] 严耕 , 杨志华 . 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构建 [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4] 诸大建主编 .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5] 陈跃主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6] 俞可平 .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A).
[7] 邱耕田 , 张荣洁 . 利益调控∶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 [J]. 社会科学 ,2002(02).
[8] 张云飞 .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学科建构 [J]. 理论学刊 ,2009(12). [9] 潘岳 . 生态文明的前夜 [J]. 今日中国论坛 ,2008(03).
[10] 姬振海 .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J]. 环境保护 ,2007(11).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