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0-10(上)实验室标准物质的使用及管理注意事项

2020-11-02 14:58:24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包鸿博 刘芳玉 刘继婷 崔欣颖 飞鹤乳业(甘南)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 162100 作者简介:包鸿博 (1986.19-) 男 , 汉族,上海市,本科, 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标准物质管理。

  摘要 :研究通过对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提升标准物质管理的规范性。

  关键词:实验室;标准物质;使用;管理;注意事项

  标准物质的定义: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均应由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根据级别的高低可以分为,有证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CRM)、标准物质 / 标准样品(RM)、化学对照品(纯物质)。实验室在检验过程中会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实验,标准物质直接影响最后的测量结果,故应从采购、验收、使用、销毁等方面加以关注,保证标准物质管理及应用的规范性。

  1. 标准物质的采购

  1.1 采购原则

  标准物质在市场上同时存在 CRM、RM 和化学对照品时,应优先选择 CRM。由于标准物质价格较贵,所以计划量要合理,做到既不浪费,又可以保证正常的检验工作。

  1.2 采购细节

  1.2.1 名称

  标准物质会存在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形式,不同的形式代表不同的标准物质。

  1.2.2 浓度或纯度

  提报采购信息中应明确所需订购的标准物质的浓度(纯度)具体量值或浓度(纯度)范围。

  1.2.3 规格

  标准物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规格,规格过大会出现超过保质期未使用完或是因多次反复开启产生污染造成浪费的情况,规格过小则不易于称量使用或需多支标准物质方能达到所需质量。

  1.2.4 组织状态

  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组织状态一般分为粉状、液体和油脂状。

  1.2.5 CAS 号

  CAS 号是某种物质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

  1.2.6 货号

  为标准物质生产厂家对应的编号。

  1.2.7 特殊要求

  特定标准物质(叶黄素)要求储存温度为 -80°C,采购时间选在室外温度较低的冬季,可减少运输过程中因储存环境变化导致标准物质失效的情况发生。

  1.2.8 数量

  根据采购周期和实际用量进行采购数量的确认,既要保证最低标准的一用一备,也要保证不能采购过多,避免出现超过保质期仍未使用或剩余量过多的情况。

  1.2.9 储存温度

  某些标准物质可能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的影响 , 使得标准物质的性质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标准物质失效。

  储存温度一般分为:常温保存,通常用于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标准物质,建议保存于干燥阴凉的地方。0-4°C冷藏,用于常温下不是很稳定的物质。-20°C冷冻,用于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下容易分解的物质。-80°C保存,一些有特定温度要求的标准物质。

  1.2.10 有效期

  标准物质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超过有效期的标准物质在性质上可能会发生改变,如继续使用,就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在使用标准物质前,需要仔细检查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如不在有效期内,就会影响标准物质的稳定性,不能再用于实验。

  2. 标准物质的验收

  2.1 验收

  实验室对于检测结果的规定非常严格,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在实际的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对影响测试结果的物质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以及标准物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此外,还需要检查标准物质的外观和包装,确保其能满足实际的实验要求 [1]。

  验收内容如下

  2.1.1 包装标识

  外包装、内包装、标识完好,密封性良好。查验标准物质的外包装时如没有看到标准物质最小单元,需打开外包装,对最小单元进行查看确认。密封性可轻轻旋转瓶盖测试。

  2.1.2 规格、纯度、浓度

  规格、纯度、浓度符合采购计划的相关要求。标准物质规格、纯度、浓度与采购计划和实际应用不符的话会导致浪费和检验结果的偏差情况出现,应立即反馈至采购员处进行退货处理。

  2.1.3 储存条件

  常温储存标准物质正常运输即可,标准物质储存条件是在冷藏或是冷冻,应随箱配有冰袋等物品来保证短期的运输温度。

  2.1.4 证书

  标准物质应用随货配有纸质证书,如未携带纸质证书可在网上下载。

  2.2 入库

  在进行初步验收后需要对标准物质进行入库。标准物质的存放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不同标准物质的特性,设置适合其存放的环境,并规划出专门的区域用于存放标准物质。同时,实验室应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标准物质,并将所有的标准物质编号。实验室还应针对标准物质,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都要有记录可查。

  2.2.1 编号

  对标准物质进行编号,一次购买多支同一种标准物质时,即便批次号一样,也应给每一支标准物质配有唯一性编号,便于后续的追溯。

  2.2.2 粘贴标识

  标准物质的标识应包含标准物质编号(具有唯一性)。如果标物较小,可把标识贴在包装上。标准物质的编号规则中尽量可以体现标准物质的基本信息,保证能快速溯源到标准物质的信息。

  2.2.3 建立台账

  台账可包含名称、生产单位、标准值(浓度值)、有效日期、规格、储存条件、唯一性编号等一条或多条信息。

  2.2.4 储存

  标准物质根据储存条件的要求进行储存,不得分装或更换包装容器,使用原装带盖容器密闭储存,远离热源、避光、防潮,需特殊条件储存的按标签指示储存,并对冷藏和冷冻的设备温度定期进行监控,来保证储存温度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

  3. 标准物质的使用

  3.1 称量

  器具选择时应选择适合的玻璃器皿进行称量,标准物质需避光的可选用棕色玻璃器皿来进行称量溶解。

  固体类应选择适合的称量勺,过大易移取过量标准物质,且多余标准物质会因不可倒回原瓶而造成浪费,过小则需多次移取,在潮气较大的环境下易受潮,影响最后的称量质量。液体类可选用移液管或者移液器进行移取,使用的移液管或者移液器必须经过校准后方可使用。液体类标准物质使用安瓿瓶盛装,开瓶时需注意避免出现液体散落,尤其是有毒液体类标准物质,可选用开瓶器或是其他适合的器具进行开启。油脂类可选用小规格的注射器或移液枪进行吸取,使用注射器时吸取油脂到针头处,不可将油脂吸到注射器腔体内,油脂会吸附在腔体内无发移取。

  电子天平的精度必须满足国标或是其他标准中的要求并查看能否满足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有些标准物质含量较小,可运用减量法的方式进行称量。

  标准物质标示量不一定准确,故不可以将标准物质瓶中物质完全溶解,而按照产品规格计算浓度。除特别说明,请检验员务必对标准物质进行准确称量。

  3.2 溶解

  溶解时必须选用与标准物质互溶的溶剂进行溶解,不相容或是溶解度不好会直接影响最后的溶液浓度。

  3.3 稀释

  稀释环节,使用的玻璃器皿应经过重量法校正(JJG 196-2006) 合格后方可使用,每个环节的标准溶液需充分混匀。

  3.4 混匀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应充分考虑到溶液是否混匀,确保标准物质完全溶解到溶剂中后进行混合定容 , 定容时应考虑到温度对容积的影响,尤其是混合时产生的热会影响最后的定容体积,所以在混匀后应恢复至室温在进行最后的定容步骤,标准溶液从冰箱中取出后环境温度会对溶液的体积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标准溶液浓度的不准确,应恢复至室温后方可使用。

  3.5 期间核查

  标准物质每隔一段时间需对其外包装、组织状态和保质期等信息进行核查确保其稳定性。

  3.5.1 外包装

  定期对外包装进行查看。

  3.5.2 组织状态固体粉末是否有结块,液体是否澄清。

  3.5.3 保质期标准物质和所配制的标准溶液是否在有效期内。

  3.6 领取与保存

  标准物质的存放非常重要,应根据不同标准物质的特性,设置适合其存放的环境,并规划出专门的区域用于存放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管理员每天对标准物质贮存环境进行检查并记录。特别是在霉、雨季要适当增加检查频次。检验员按需向标准物质管理员领取,填写 [ 标准物质领用、使用记录 ]。管理员检查确认无误后签字发放。

  标准物质按需领取,严禁将取出的剩余标准物质倒回原瓶中。取完标准物质后,瓶口应用封口膜封好。退回时,标准物质管理员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好、清楚、有编号,检查无误后准许退回。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标准物质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实验室应在采购、验收、使用、废弃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要求其操作的规范性,减少在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误差。

  参考文献:

  [1] 徐 莉 . 实验室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 [J]. 化工设计通讯 , 2016,42(6):169-170. 高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终保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