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0-07夏粮丰收确保粮食安全 精准施策提振餐饮消费

2020-07-27 17:03:36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近期一系列重磅经济数据显示,随着“六稳”、“六保”工作的推进,中国经济运行延续回暖态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

  国家统计局 6 月 28 日公布的 5 月份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随着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5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4亿元,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 6.0%,利润增速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

  随着我国夏粮大规模收获基本结束,全国已收获冬小麦超过 3 亿亩,大规模小麦机收基本结束,各地收购工作全面启动,截至 6 月 20 日,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小麦达 291 亿斤。

  这样的成绩与食品行业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不无关系。疫情当前,中国夏粮再获丰收,不仅稳住了今年粮食生产的开局,稳住了百价之基的粮价,也稳住了百姓的“米袋子”。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中国食品工业全力保障民生,提振消费,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凸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 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回升到 8.2%。

    夏季丰收意义特殊 确保国库粮食安全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夏粮面积稳定、单产提高,“十七连丰”已成定局。夏粮是每年收获的头一茬粮食,对全年粮食生产而言,夺取夏粮丰收是关键一仗。

  每季丰收都令人期待,而今年夏粮丰收格外振奋人心。2020 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取得夏粮大丰收,夯实“六稳”“六保”基础,更显意义重大。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更加凸显。这也是粮食安全被列为“六保”之一的原因。只要处于基础之基的粮食生产稳字当头,“六稳”、“六保”就有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 14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端牢中国饭碗至关重要。

  正是有了我国粮食产量连续 5 年稳定在 6.5 亿吨以上,稻谷和小麦自给率达到 100%,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安全标准线,才有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庚两会期间所说的“两大口粮稻谷和小麦可以供全国人民吃一年”的信心和底气。

   “六稳”“六保”效果初显 多项经济指标飘红

  6 月 28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多项宏观经济数据。这些数据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体现经济持续回暖的硬指标。

  5 月份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随着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5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5823.4 亿元,由 4 月份同比下降 4.3% 转为增长 6.0%,利润增速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社会各方全面贯彻‘六保’方针,缓解企业成本上升趋势,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引导了传统重点行业的效益明显改善,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之差的扩大、投资收益的大幅提高、抗疫相关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等助推了 5 月利润状况的改善。”中央党校 ( 国家行政学院 ) 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李江涛说。

  此轮经济增长,还有一些指标值得关注。一是农产品成交额增长超 150%。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农产品曾一度滞销。端午假期,各地纷纷与龙头电商、直播平台合作,线上下单、云上销售。来自京东、拼多多的消费数据显示,大宗水果、牛羊肉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了 150%,节日期间新增的下沉市场订单就占了七成。通过线上消费,盘活了万亿级农村消费市场。

  二是商品零售数据。国家统计局今年 1 到 5 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4.3% 。此外,5 月份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 41%,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张厚明认为,5 月份工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在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以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当前,在外需因疫情等因素影响不断衰减的情况下,应通过激发国内市场来增强工业投资与生产的动力,并以此带动工业经济增长。应充分挖掘国内 14 亿人口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潜力,培育养老消费、新经济消费、新能源产品等绿色消费细分市场。

    190 亿消费券提振餐饮等行业复苏

  消费是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全国多地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消费券的形式,激活被疫情抑制和冻结的消费需求,进而带活全产业链,实现经济突围。餐饮、文化、旅游、商超是消费券覆盖的主要领域。这些行业多以小微企业为主,受疫情影响最直接,抗冲击能力也弱。

  5 月 8 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初步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 28 个省份、170 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 190 多亿元的消费券。这意味着,国内超过一半的地级行政区参与发放了消费券,平均每个地市发放金额超 1 亿。

  “乘数效应”,是外界评价消费券积极作用时常用的词。它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对经济总量带动的程度。如郑州首期发放 5000 万元消费券,发放两日核销 1152.4 万元,带动消费 1.28 亿元,“乘数效应”11 倍;山东东营发放第一期总额1650 万元的消费券,带动消费 4011.7 万元,“乘数效应”8.3 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消费券的中国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该报告梳理了 4 月中旬以前的 50 亿体量消费券使用效果,对消费券效果给予高度评价。报告显示,消费券具有快速、小额、大量的特点,有效期短,发放两周内核销率可达六至七成。3-4月间,受支持行业的支付笔数反弹程度是未受支持者的 3.11 倍,金额反弹幅度是后者的 5.15 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分析,本轮消费券的派发并非中央推动,而是先由几座城市推行,然后被其他城市效仿的。消费券派发的主体以地级市为主,它们对本地经济更了解,而且“船小好掉头。”

  除政府部门外,企业也广泛参与了本轮消费券的发放。支付宝资料显示,支付宝是各地政府消费券发放的主要通道和首选平台,28 个省份的一百多个城市选择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据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介绍,通过微信发放的电子消费券规模达到了 100亿,其中花掉消费券的 51% 是 40 岁以上人群。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国际上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和发展前景,相信持续回暖的中国经济将为全球经济恢复增添信心、注入动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中国经济正在从第一季度的急剧收缩中恢复,2020 年增长率预计为 1.0%,在一定程度上将得益于政策刺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1年增长率预计将升至5.9%,其中,预计 2021 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回升到 8.2%。

  与 此 同 时, 发 达 经 济 体 2020 年 增 长 率 预 计为 -8.0%,其中,以下国家将出现深度衰退:美国 (-8.0%)、 日 本 (-5.8%)、 英 国 (–10.2%)、 德 国(–7.8%)、法国(-12.5%)、意大利和西班牙(–12.8%)。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