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0-04/05中国多管齐下促消费: 提振餐饮行业 重燃消费引擎

2020-05-14 16:35:11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受到较大冲击,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和餐饮业首当其冲。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1-2 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194 亿元,下降43.1%。消费作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正经历着巨大冲击。如何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至关重要。

  近日,中央23部门联合推出的19条重磅措施,不仅释放了鼓励和促进消费的积极信号,也为各地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政策的形成提供了有力参考。地方政府承担着推进复产复工、恢复营业的主体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出各种办法措施,尽快让消费热起来、让经济活起来。

  中央推出重磅政策重燃消费引擎

  如何对冲疫情影响?党中央给出明确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费的重要性,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愈加明显。“要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促进消费的扩容提质,意义重大。”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最振奋的一项重磅举措,莫过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23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改善消费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综合提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六大方面19项政策举措。《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给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对策,其中明确提及食品或与食品行业强相关的措施:关于农产品、食品品牌。保护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品牌,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认定和培育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品牌。

  加强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相关评价标准和制度规范,塑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农业品牌。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通过举办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以及自主品牌消费品体验活动等,塑造中国品牌形象,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自主品牌消费。鼓励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开展中国品牌研究。

  关于物流、销售渠道。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商贸物流配送中心、社区菜市场、末端配送网点等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等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促进社区生活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便利店、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拓宽物业服务,加快社区便民商圈建设。

  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鼓励引导有实力、有意愿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在中小城市开展连锁网点建设,促进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品牌商品销售。深入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丰富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商品供给,完善供应渠道,充分发挥邮政系统、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优势,实施“邮政在乡”、升级“快递下乡”。

  开展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试点。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构建互联网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交流平台,助推农村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销售。

  关于绿色产品、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健全绿色产品、服务标准体系和绿色标识认证体系。以绿色产品供给、绿色公交设施建设、节能环保建筑以及相关技术创新等为重点推进绿色消费,创建绿色商场。

  关于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术工人技能水平,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分配政策。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挖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潜力。

  关于改善进口商品供给。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增加国内市场优质商品供给。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鼓励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

  落实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和相关监管政策,除国家明令暂停进口的疫区商品以及因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风险而启动风险应急处置的商品外,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进一步畅通商品退换货通道。优化网络营销生态,规范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管理,鼓励线上率先实现境内外商品同款同价。

  关于加强进口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进口产品及渠道透明度。鼓励地方监管平台、电商平台、第三方追溯平台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平台信息互通。

  关于消费提质升级。提升景区景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机场车站等场所多语种服务水平。

  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的背景下,食品行业更要抓住促进消费的积极信号,以及潜在的市场新增长点。

  地方政策“组合拳” 推餐饮文旅消费券

  《实施意见》不仅释放了鼓励和促进消费的积极信号,也为各地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政策的形成提供了有力参考。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促消费上,我国多地已经出台了精细化措施,多措并举来稳定和促进消费。其中,发放“消费券”是一种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和宣传口号。

  广西将发放暖心消费券,通过举办“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活动,带动零售、住宿餐饮、旅游、文娱等传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拉动线下线上消费150 亿元人民币以上;浙江也表示要推出10 亿元的文旅消费券和1 亿元的文旅消费“大红包”,助力文旅行业复苏;河北则安排专项资金1500 万元,实施体育消费券补贴政策来扩大健身人群规模;江苏南京将发放总额度3.18 亿元的消费券,包括餐饮消费券、体育消费券、图书消费券、乡村旅游消费券、信息消费券、困难群众消费券、工会会员消费券等7 大类,以期能尽快形成现实购买。

  在北京,市商务局主办了“防疫保供网上行”促消费活动,来自商超、电商、餐饮、快递外卖等业态的300 余家企业参与活动。北京市民可以在多个商家领到消费券,其中仅2个家电零售企业发放的就达1.5亿元。活动还将支持来自河北、内蒙古等北京市对口扶贫地区的农产品进京售卖。

  有分析指出,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政府大平台——电商平台——商家——消费者”促消费政策框架,政府推出一系列促销费政策(包括发放消费券),搭建起一个超大型消费生态平台;电商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经济优势,全面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密切链接商家资源和消费终端,有效整合商品和服务供需双方信息,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推手。

  “消费券本身是通过补贴方式来刺激消费、释放消费需求。从以往经验来看,消费补贴政策一般在短期内都会带动消费增长出现新高。特别是在消费券重点支持的领域,短期内会出现消费快速增长的局面。因此,对于短期消费的拉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针对多地推出消费券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称:“我们密切关注,并积极跟踪分析。”他表示,支持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地方出台政策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要考虑地方的财政承受能力;二要让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受益,真正把好事办好。

  多地官员为餐饮“代言” 提振行业信心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特别是复工复产推进,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很快会释放出来,同时疫情防控中产生的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会很快培育发展壮大起来。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全力保障吃穿用基本消费,重振文旅和餐饮消费。

  作为当前促消费扩内需的另一着力点,各地领导纷纷为餐饮做起了“代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2 个省份的20 多位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自费“下馆子”“逛超市”,鼓励市民出门消费。

  3 月17 日,重庆市副市长李波和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在重庆南滨路吃火锅。

  3 月11 日,山东省省长龚正和济南市市长孙述涛带领省商务厅厅长、市商务局局长,组团来到山东龙头餐饮企业——舜和国际酒店,以及山东最大的餐饮集团——凯瑞餐饮集团、山东快餐超意兴等。

  3 月10 日,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唐登杰视察福州餐饮代表品牌——四道菜万达店,鼓励福州餐饮复工复苏,并鼓励餐饮老板全力做好复工防疫工作。

  3 月9 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来到已恢复堂食的南京大牌档,出示绿色健康码,摘掉口罩在大厅内坐下,随即点了鸭血粉丝等小吃。

  3 月1 日,海南儋州市委书记袁光平和几名副市长以普通市民身份到当地购物中心走访、带头购物消费。在一商业广场的饮品区,袁光平点上一杯冷饮,边走边喝,与大家一同交流探讨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多地纷纷发出倡议书,倡议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消费,部分省份还建议消费金额。3 月19 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甘肃省倡议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以实际行动体现社会责任,每周消费不低于200 元。3 月13 日,安徽省商务厅发布倡议书,倡议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进行餐饮消费。同日,江西省商务厅倡议全省商务系统党员干部要带头开展餐饮消费,鼓励干部职工及亲属、朋友扩大餐饮消费,引导带动全社会恢复市场消费信心。

  政府领导亲自堂食消费,释放出明确信号:首先,提振民众信心,引导民众消除恐慌、鼓励群众消费。其次,领导干部展现出对餐饮行业的重视和决心,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更重要的是让餐饮业重拾信心。

  餐饮、商贸、旅游等服务业被地方“一把手”重视的原因在于,这些行业既是经济增长的支撑,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

  近日,企鹅智库发布的《全国网民消费影响调研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居民线下消费需求被压制,疫情结束后消费信心有望回弹,疫情期间减少的线下消费活动将获得不同程度的回补。其中,在疫情期减少外出就餐的网民中,65.9% 的网民表示疫情结束后,将会外出就餐,餐饮业在疫情结束后预计会迎来比较明显的补偿性增长。同时,购物、美容美发、电影院消费也有较大的重新消费需求。

  同时,餐饮等服务行业都属于商贸领域,涉及很多中小微企业,解决了商贸领域的复产复工问题,也是解决就业问题。

  重庆市副市长李波表示,要重点抓十类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服务业,每个行业都发布了复产复工指南,帮助企业尽早复产复工,促进全市经济稳定运行。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把握好防疫和复业的平衡点,创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有效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记者注意到,在鼓励民政消费的同时,这些地方主要领导不忘引导群众科学防控,复工复产和防疫防控两手抓。比如带头履行堂食就餐标准,进入餐厅之后都需要量体温、填报健康通行证;全程戴口罩,只有就餐时才将口罩摘下;就餐时间隔一米以上,即使几人同桌也严格遵守分餐制等,带头使用“公筷公勺”,推行文明餐桌,引导民众摒弃饮食陋习。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