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4-4(下)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路径研究

2024-08-05 15:18:17来源: 中国食品新闻网

文 / 郭友武 刘如唯 江 腾

建设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对拉动农业增值、带动工业进步、推动服务业繁荣和乡村振兴建设、促进国内外双循环、保障民生健康,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省食品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而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食品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是全国唯一营收过万亿的省份,产业规模已连续 36 年全国第一。
  
  当前,山东省食品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很多,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亟待完善、优化和提升。因此,开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路径研究,对推进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意义1.1 新质生产力来源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的概念。2023 年 12 月 11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 2024 年全国经济工作首要重点任务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 年 1 月 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2024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 3 月 11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 2024 年政府工作首项任务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2 新质生产力定义新质生产力定义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来源于 2024年 1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通俗地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生产力,前提是新质,新就是科技创新,质就是高质态。简而言之,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最新力量、最先进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可以用“4 个 3”说明。(1)新质生产力的三个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2)新质生产力的三个驱动因素:技术变革、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3)新质生产力的三个形态: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4)新质生产力的三个循环:产、学、研 + 人才良性循环。通过产学研 + 人才创新链,新质生产力能够实现培育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的良性循环。
  
  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核心标志: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质优。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1.3 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食品产业涉及遗传基因、生物制造、营养与健康、风味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智能制造、信息工程、工业设计、计量标准、包装运输物流、品牌营销管理等多学科,具有优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属性。因此,食品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进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是农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集聚和绿色制造智能化、绿色包装减量化、质量检验监测全生命周期化、物流贮存数字化、营销服务智慧化的集合。先进食品制造业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食品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2 山东省食品产业基础2.1 产业现状“十四五”以来,食品产业已经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量增速明显放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步伐明显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进步,彰显了“七大优势”特点,出现了“六大问题”短板。
  
  (1)七大优势特点。一是产业带动力不断增强;二是产业基础不断改善;三是产业规模优势不断巩固;四是产区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五是动能转换赋能产业升级不断推进;六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七是品牌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2)主要问题短板。一是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二是技能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引育机制不活;三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不健全;四是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不到位;五是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新业态推广应用政策供给落实不畅;六是现代化食品工业体系建设水平亟待提升。
  
  2.2 发展机遇和趋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新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国际政治和区域战争时态、和平经济发展受阻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给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新挑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激发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展望未来,基于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将进入新的“产业升级跨越期”。
  
  (1)创新平台赋能产业变革日益彰显。深化创新机制改革,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整合优化创新要素资源,加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合作,提高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创新知识生产新模式,增强产业链、创新链条、人才链、食物生态链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食品产业变革、门类重构,重塑食品工业经济结构,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布局培植一批国际领先的国家级生物学、基因编辑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试验、推广应用创新平台,培育壮大一批国际先进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工厂、绿色制造示范基地、生态发展产业集群。
  
  (2)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趋势日趋凸显。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升级的新动能。产业升级是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产业集群是产业现代化升级发展的基本形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化、数字化、现代物流和网络营销等新技术新业态与食品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未来 10 年或 20 年,数字经济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更加凸显,也是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重点发展一批健康营养食品、特医食品、海洋食品、农牧林渔业新资源食品、先进制造食品等升级食品产业,满足特殊人群、普通人群、民俗人群等个性化高品质生活新型消费需求,培育壮大一批品牌文化、智慧营销、工业设计、现代包装、现代物流、现代检测等上下游产业。
  
  (3)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趋势愈加显著。落实国家、山东省人才培养优惠政策,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激励机制,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重点引育一批食品产业前瞻性战略研究的高尖端人才,培育壮大一批懂管理懂经营和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强应用复合性产业技能人才队伍。
  
  (4)知识产权保护和核心技术竞争趋势日趋紧迫。随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发展,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加剧,核心技术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融合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是核心技术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工程。加力研发一批现代农业基础食品原料“育繁殖(植)”,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瞻核心技术,攻克一批节粮降耗、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绿色生产等食品加工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一批拥有营养健康、膳食结构平衡、特殊人群、风险应急等作用,满足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
  
  (5)创新文化驱使创新方法产生更加持续。著名的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给出了 “文化”改变,驱使了创新方法的产生。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食品文化推动的重要表现。创新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驱动发展重要力量,是驱使创新方法产生并形成学科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3 总体要求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发展新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以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新需求为己任,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加快运用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食品产业,着力强基壮链、提质增效,建立完善现代化食品产业新体系,全面推进山东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4 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食品产业涉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分别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习近平总书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和路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我们要抢抓发展新机遇,理清思路,把握方向,瞄准问题,找准路径,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实现山东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4.1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供给高质化围绕发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运用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食品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供给高质化。重点围绕海洋食品、粮油食品、肉制品、休闲方便食品、健康营养食品、特医食品以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瞄准新消费新需求,深挖潜在市场,细分领域,细化品种,追求卓越、创造新发现、实现新变革。
  
  (1)优化产品结构。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深度两化融合,充分满足大批量生产的同时,实现多品种小批量混线生产达到“同线同标同质”,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便捷化、绿色化市场新需求。围绕粮油食品、休闲方便食品、肉制品、酒类等重点产品,积极发展不同容量、不同层次、不同群体适应家庭、团体消费新需求的创新产品。
  
  (2)提升供给水平。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推广应用,推动创新设计、先进工艺、新资源、新材料、智能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等跨领域、跨学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大力开展工业设计塑造新品类新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工业设计技术,对健康营养、保健功能、特医食品、婴幼儿食品等现有品牌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实现增品种、提品质、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认知度、美誉度,满足新时代人们高品质生活新需求。
  
  4.2 强化产业基础,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推动食品产业向绿色生态转型升级,实现食品产业链现代化。
  
  (1)加强产业基础研究。重点围绕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深入食品产业基础原料(细胞工程、遗传基因、基因编辑)、基础工艺、基础人才、文化遗产、核心技术和产业政策研究,提高产业基础保障能力,全面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2)建设优质原料基地。运用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生态发展,建设一批肉禽蛋奶、粮食等优质原料基地或粮食功能区。大力开发利用沿黄、沿海滩涂和沿河(湖)湿地,发展生态农牧渔养殖和种植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种植养殖试点示范基地、家庭合作社牧场和智能化渔业 + 娱乐体验示范海洋牧场。
  
  (3)发展循环经济。围绕重点领域,运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开展智慧节能,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降低产品能耗。鼓励食品企业建立完善清洁生产管理体系,提升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提高劳动效率。
  
  (4)完善全过程冷链物流体系。运用信息化技术、区块链管理、现代化物流装备设施。建设一批覆盖山东省、服务全国、跨境互联互通的全程“无断链”的肉制品、水产品、果蔬、乳制品、速冻调理食品等冷链物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高供应链物流服务效能。
  
  (5)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一批工业设计、物流仓储、检验检测、融资服务、设备维护、供应链管理、数据储存与分析、企业策划、智慧营销等制造共享、创新共享、服务共享的新业态,提升食品产业生态发展水平。运用区块链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培植一批中央厨房、农商直供等营销新模式,提高食品产业链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水平。
  
  4.3 加快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1)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建设食品工业互联网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提高产品质量追溯、供应链管理、大数据营销、质量品牌社会评价等服务水平,加快产业链和供应链要素分工协作、信息资源共享发展。鼓励骨干企业参与整合建设集政策宣贯、科普宣传、种植养殖、运输储藏、生产加工、销售服务、质量追溯、技术推广、质量标准、市场需求等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或细分领域子平台,推进食品产业数字化发展。
  
  (2)加快现代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智能化生产、立体仓储、线上检测仪器等高端装备技术在食品产业的应用推广。加快分布式、个性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新型高端装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食品制造装备与系统技术工程化应用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海洋智能化养殖装备、现代冷链物流运输车、速冻设备、智能化立体仓储系统设备设施以及物流、仓储实时监测、管控等软件系统。
  
  (3)加快现代包装技术应用。重点围绕具有减量、降解、回收、可循环、信息嵌入、工业打印等为特性的食品绿色包装技术在食品产业的应用推广。加快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型包材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高速可控、自动计量、个性化、智能化无菌灌装(液态或固态)高端包装灌装线。
  
  (4)加快检验检测技术应用。加快食品质量安全系统技术工程化应用和智能化远程检测技术发展,提高检测精度、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大力发展食品生产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远程控制实时监测系统。重点开发推广非靶向筛查、多元危害物快速识别、食品毒害物侦测、食源性致病菌、食物过敏原、食品真实性和食品(或主要原料成分)年份等定性定量核心检测技术。
  
  (5)加快工业设计发展。围绕产品功能、使用价值、品牌价值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等重点环节,重点开发推广原料(配方)、产品、工艺、包装、品牌营销等系统设计软件系统。加快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VR/AR)、数字文化创作等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提高人们对原料基地、食品生产、食品质量的现场感觉和现实体验的真实感知度和产品品牌认知度。
  
  4.4 加大原始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变革发展(1)攻破一批前瞻核心技术。基于增材制造、图像图形处理、数字化控制、机电和材料等新一代食品产业变革技术研究、食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究;基于颠覆重塑传统肉制品产业发展的植物蛋白人造肉关键核心技术和食品生物合成细胞工厂技术研究;基于提高微生物发酵能力和应用水平的食品发酵微生物增香、活力增强的新菌种选育培育技术研究;基于提高食品保鲜储存、现代物流包装信息技术水平和物流安全效能的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基于绿色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和嵌入芯片信息传载技术研究;基于传统熏炸烤食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重点研究非靶向筛查、多元危害物快速识别技术;基于保留食品传统风味和固有的营养健康成分,避免过度加工降低营养健康价值,提高综合利用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工艺技术研究;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创新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绿色生态技术、农产品高值化技术和节粮减损技术。
  
  (2)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攻关可食动植物、酵母功能营养成分和香味物质低温萃取和超微粉碎以及 FD冻干和酶解、线上线下质量技术控制和检验检测、工业设计集成模块、智能化智慧化融合产业发展等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以可再生生物为原料,利用细胞工厂生产肉类、牛奶、鸡蛋、油脂、糖等颠覆传统食品加工方式的新一代生产关键共性技术;聚力攻关基于健康营养、保健功能、食品成分大数据,靶向生产健康营养、保健功能、婴幼儿和特医食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
  
  (3)推广一批科技成果。大力推广动植物蛋白(昆虫蛋白、高水分植物蛋白肉、低分子蛋白肽)、可食新资源、天然提取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高端创新成果;积极推广冷链物流储运远程控制技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和现代高端装备技术在食品产业的应用推广;加快自然指纹溯源技术在电商食品监管中的应用推广;加快同位素、核磁共振等先进技术在食品真实性、生产年份分析检测中应用推广;加快高效节能减排、开源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加快马铃薯主食化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
  
  (4)形成一批创新标准。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鼓励重点企业和食品工业协会参与研发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重点研究制定行业规范、技术规范、创新产品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等符合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
  
  4.5 建立人才引育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国家、山东省人才培养优惠政策,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激励机制,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1)培育一批高端人才。落实《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实施“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人才兴鲁”行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环境,打造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体系,推动“双招双引”向纵深发展,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支持企业建立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培植一批泰山领军人才队伍,培养一批食品专业高端人才。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整合优化加强师资力量,增加食品科学等学科博士点的数量,满足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端人才新需求。运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切实为高层次人才服务到位。
  
  (2)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加快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双向培养机制,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齐鲁工匠工作室、食品工艺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打造食品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培植一批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型企业,促进高技能人才订单精准培养,培育一批全过程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岗位、感官质量品评、检验检测等初级、中级、高级技能人才和齐鲁食品工匠人物。
  
  (3)培养一批企业家。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享受相应级别的政治待遇和医保待遇。
  
  4.6 挖掘食品传统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度挖掘儒文化、齐民要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人文山水文化等齐鲁食品文化内涵,传承弘扬齐鲁创新发展食品文化,是讲好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和海洋文化,广泛传播食品产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等品牌文化基因,实现品牌创意文化价值高端化的重要途径。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是保护商标、地理标志、文化遗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非物质文化管理办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规定》《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等一系列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食品创意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新赛道。
  
  (1)加力发展特色食品文化产业。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3〕31 号),加快推动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一批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示范产区,壮大一批国家级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认定一批创意文化食品。
  
  (2)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文化基地。重点支持民俗食品文化实践基地、特色食品文化产学研创新基地、酿酒文化体验馆、储酒文化馆、食品工业设计文化体验馆、食品包装(食品容器、酒具)创意设计文化馆等食品工业文化基地建设。树立一批国家级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工业遗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3)鼓励发展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发挥地方资源特色优势,鼓励龙头骨干食品企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等跨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特色资源产业化,推进食品产业振兴乡村建设,培育建设一批食品产业特色突出、文化内涵深厚的特色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小镇(乡村)。重点发展菏泽牡丹、平阴玫瑰、平邑金银花、峄城区石榴、蒙阴蝎子、乐陵小枣、临朐山楂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本文作者郭友武研究员系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首席专家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