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3-11(上)走,到山西太原晋祠喝油去

2024-01-10 15:32:01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文 / 郭利明

“喝油啦,喝油啦——”一到立冬时节,太原市晋源区晋祠一带喝“油”的人便日渐多了起来。下午五点开始,在晋阳大道与天龙山路交叉口的长巷村古塘社区食堂内,喝“油”的人早已按耐不住,一波接着一波。晋祠的“油”尽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晋祠人喝的“油”,名称古怪,只一个“油”字,但此“油”非彼“油”,晋祠的“油”是猪杂汤、羊杂汤的一种统称,用猪或羊的一副骨架和下水熬制而成,主要以喝汤为主,当地人也称喝“油”,四季盛行,冬季更甚。


晋祠的“油”,首要特点在于“油”。大骨经过长时间熬制,油脂慢慢溶解进入汤里,赋予汤色浓稠丰腴的质感,汤色微黄,汤体透亮,丝滑清澈,一粒粒油漂浮在上层,油乎乎、热乎乎、香乎乎、美乎乎,藏着冬天的温暖,勾引着人的味蕾和欲罢不能的憧憬。


晋祠的“油”,其特点还在于鲜。传统的“油”,需要早上去杀房买来当天现杀的一整副骨架和下水,用晋祠泉水清洗、浸泡,去腥除膻,再经过长时间熬制,不断撇去浮沫,等到下午才能做出一锅鲜咸美味的“油”。于是人们便也习惯在下午五点,品尝第一碗新鲜的“油”,出了晋祠一带,便喝不到这碗正宗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油”。这碗热乎乎的“油”里,凝结着山水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和晋祠人的智慧。


另一特点在于醇。熬制过程中,加适量姜、花椒和大段的葱,经过时间的温润,慢慢入味,去膻增香,出锅只简单放一把胡椒一把盐,做法至简,味道至醇。上等胡椒的辛辣、盐的咸鲜与油的醇香,水乳交融,恰到好处,增一分则腻,减一分则淡,让人一喝忘不了,喝了还想喝。


“油”在售卖时,需小火一直加热,咕嘟冒泡,介于沸与不沸之间,不见热气但异常热乎。一碗下肚,从头到脚冒汗,汗流浃背,浑身熨帖,驱走冬日的严寒和一身的疲惫,当地俗语“吃饱喝熨帖,走路不着急”,道尽挚爱与满足。


晋祠“油”的源起,饱含人类饮食进化过程中对“油”的漫长认识过程,成为以烧烤为主的原始简单烹饪阶段向以熬煮为主的烹饪阶段转化的里程碑、活化石。


晋祠喝“油”源远流长。晋祠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之地,是古晋阳城所在地。古人敬畏天地,敬重先祖,西周时期创立礼制,盛行祭祀,“牺牲祭祖”由始,“凡祭,士以羊豕,庶人无庙,祭于寝,陈豕于屋下也。”据《春秋谷梁传》解释太原为“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故晋祠的“油”,又称大卤汤饼,所以晋祠人喝“油”也有泡烧饼的吃法。


往事越千年,古往今来,晋祠喝“油”的传统传承千年,历久弥新。每逢晋祠庙会,庙门口,喝“油”的食客来来往往,一口大锅,几把条凳,每天下午出摊,不一会儿一大锅油便卖光了。在晋祠庙会喝“油”也成为经久不衰的时尚和一代代晋祠人记忆中的味道、舌尖上的乡愁、刻骨铭心的印记和生生不息的基因。据了解,晋祠的“油”已于今年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塘社区食堂负责人梁双喜今年69岁,也是地道的晋祠人,有多年餐饮经营经验的他,如今在社区食堂主推起晋祠的“油”。每天精心熬制,只为让更多人在喝“油”的同时品味唐风晋韵的文化魅力。


每天一大早,梁双喜便赶去集市购买最新鲜的下水。大锅烧水,放入羊骨熬制成高汤,再把汤底倒入另一口锅中用来熬煮羊肚、羊肺、羊肝等下水,并捞出控干切制,准备工作便完成了。售卖时,将煮熟切好的羊杂碎放入高汤中再次熬制,最后放入泡好的羊血、粉条儿,舀上几勺高汤中的羊油,撒上小葱、香菜,配以红辣椒,一锅“油”就做成了,色艳香飘,吸引小店、清徐等太原市周边市民驱车前往,感受喝“油”的鲜香美味、畅快淋漓。


走,到晋祠喝“油”去,是驱散冬日严寒的最温暖人心的热词。你看,在小区门口、天龙山路旁、王郭村、东庄营村……不一而足,成为晋祠一带街头巷尾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人们在这里尽情品味喝“油”的乐趣,卸下一整天的疲累,释放烦恼,慰藉心灵,奔赴下一段旅程。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