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2-03(上)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密码:让市场动起来

2022-04-18 15:45:13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2022年3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闭幕;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两会期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近名全国政协委员,肩负人民重托,依法履行职责,同心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无论是畅谈经济形势的热点焦点,还是把握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热议高质量发展,还是传递基层所思所盼,都写下了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新篇章。

“民以食为天。”食品为民生之本,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更好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食品行业继续转变生产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让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食品产业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指出,现阶段必须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中国传统食品现代化着手,凝练基础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解决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风味、食品营养健康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表示,广大食品企业应依靠科技创新,持续改进工艺、优化配方、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色香味的需求。他特别提到,近年中我国植物提取行业快速发展,生产出许多具有营养及功能性的产品,未来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洪明基认为,提升产业整体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科技赋能是关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强化市场需求导向、完善食品科研体系考评机制,提高食品企业创新的动能,同时食品行业需要从粗放型向行业集约化发展,大型龙头企业要发挥‘帮’‘扶’‘带’作用,促进行业整体提升。”

奶业作为我国重要的食品行业,是关系国民营养健康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从一株牧草到一杯奶,其中要经过饲草种植、奶牛养殖、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对于质量的重视可谓贯穿全程。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认为,研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冷友斌介绍,从2016年到2020年,飞鹤的研发费用复合增长已经超过109%,研发人员队伍已经扩增到三倍以上。研发内容涉及技术、应用、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等多个方向。“一个企业,未来能否成为世界领先,要看它的科研能力,要看其有多少领先技术、发明创造和专利。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把科技研发作为核心动力,把培养科研人才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能走向百年以及更长时间。”冷友斌说。

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认为,乳企应始终将科研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土壤研究、牧草种植、奶牛遗传与育种、乳品工艺技术到新产品开发全产业链进行研发,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魏立华建议,有条件的乳企可以成立创新研究院,依托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在产品品类上持续打造新增长点。以奶业创新研究院作为未来发展的科技支撑,持续以全产业链的研发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行业升级,进一步推动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奶业全面振兴、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让民营企业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大作为“民营企业要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体现出民营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表示,乡村要振兴,就要做大农业这个“大蛋糕”,还要让农民朋友来分享,这才是真正的振兴。

自2021年起,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朱献福提到,打造特色农业、精准农业,需要加快高效农业园区、养殖业加工制造基地、流通批发市场的建设,同时考虑好生活、生产、生态三方的统筹问题。

两会期间,农产品的“卖难窘境”成为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华晓丽认为,这是由于传统的营销观念尚没有转变。“经过多年探索,永辉超市已摸索出一整套通过农产品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搭建起‘乡村地区+超市门店’的商品销售直通车,实现‘西货东卖’。”此外,她介绍,永辉超市还采取了“超市+代办”“超市+专业合作社”“超市+农业企业”“投资入股”“订单农业”等方式发展农超对接基地,促进乡村走出一条“自主造血”之路。

让农产品、食品更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百姓健康与生命,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陈萌山认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十分必要。城乡居民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构建“来源可靠、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链条,联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有利于打消消费者顾虑,让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扩大消费。当产品发生安全事故时,追溯体系及时锁定焦点,可迅速回收产品、探究原因,将危害风险降至最低。加快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以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倒逼生产经营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促进生产流通高效对接,促进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降低供给成本,保障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供需障碍,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大众对农产品快速有效监管。

陈萌山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法律有待完善。现有法律侧重农产品产业链末梢的监管和处罚,支持从农产品质量源头进行防控的法律还不够完备。二是相关主体参与意愿需要加强。目前,我国消费者以及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对农产品追溯的认知程度还不够高。三是管理部门协调任务重。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涉农业、商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在平台建设、信息共享、管理协同等方面需要逐步协调推进。

从食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来看,农田是源头,餐桌是尽头。对于如何实施农餐对接、源头把控质量安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分享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据介绍,陶然居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将原辅材料生产“第一车间”放在田间地头,并寻求政府支持,联合建立高品质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自行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通过无接触智慧餐饮、无人食品工厂和“透明厨房”的建设,来创新运营模式,确保终端食品安全。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政协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案,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均将其列为重点提案。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扎实有效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相关工作;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推广应用显著加快,机构入驻、重点产品挂钩和平台对接实现突破;地方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效果显著;市场化应用更加广泛,各地产销主体积极推进追溯联动,有力提升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年,全国政协农业界委员就追溯工作与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衔接、加强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力量、推动重点行业先行先试等工作提出了提案,力求突出重点、探索特色,逐步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让金融支持惠及中小微企业受经济下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近两年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考验。今年宏观政策如何进一步助企纾困、促企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根据部署,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涉及税种费种多、企业户数多,操作实施要求高、市场主体期待高,时间紧、任务重。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以赴确保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地生根。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压力普遍较大,食品行业中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尤其多。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说,近些年山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作为全国较早涉足冷冻薯制品的企业,他的公司享受了土地使用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据了解,过去一年,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