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1-11(上)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中国食品工业激发新动能

2021-11-23 10:36:13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3,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长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技术将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形成更强大的创新活力,数字经济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也成为当下我国食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字技术构建新的产业生态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线上零售、线上教育、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不仅保障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正常运行,也丰富了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我国拥有独特优势,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主体,建设产业互联网能够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分摊巨额初始投资成本和形成深度专业化分工。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信息处理的高速化、智能化,构建“人—网—物”互联体系和智能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必将连接更多用户,集聚更多数据资源,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实现重大变革。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丰认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日趋明显,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农、粮、食品等传统行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数字经济时代农粮食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数字化转型,首农食品集团聘请麦肯锡公司量身定制了“2019年-2025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指出要沿着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数智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构建以食品产业为“一体”,以现代服务、物产物流为“两翼”,以科技、金融、数据为“三平台”的“一体两翼三平台”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其中数据平台将成为链接、支撑、协同和引领集团总部、各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各节点共同发展的关键,把农、粮、食品产业有机聚合为一个整体,用数据贯通种、养、存、加、销、研等各个环节,真正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格局。

为落实战略规划要求,首农食品集团通过研判内外部发展环境、匹配业务需求和发展主线,制定信息化子规划,实施以“建设一个中心、实施两种模式、坚持三层建设、打造四大平台、规范五个体系”为核心的“12345”信息化战略,聚焦企业平台化、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管理智能化、互联数字化、资源虚拟化六大发展方向,向业内先进企业看齐,向世界一流企业奋进,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大格局,助推集团农、粮、食品产业的跨越式变革。


数字经济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农食品集团通过发展智慧物流、探索智能制造、打造智慧粮库、强化安全追溯、聚焦数据助农,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逐步提升产业机械化、自动化、网络化、数据化与智能化水平,为农、粮、食品行业实现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提供有效方案、树立应用标杆,为推动传统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榜样。

首农食品集团作为首都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肉案子,在首都食品供应服务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首农食品集团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深入利用疫情防控及供应保障数据开展建模分析,迅速开发上线“首农食品集团疫情防控与食品供应保障信息平台”,通过大屏实时展示各品类产品库存销售及产能恢复情况;在集团11家核心冷库企业及1800余家合作商户中迅速完成“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暨溯源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为摸清家底、监控市价、追溯流向提供了数据看板。

食品产业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五大万亿级产业之一,也是成都市“5+5+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成都以“舌尖上的诱惑”享誉世界。近几年来,成都传统食品企业正通过数字化技术,加速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过去制作腊肉需要几个月时间,但在中央厨房的模式里,24小时就能制作完成。”锦峰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昊义介绍,中央厨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从最开始的洗菜净菜到炒菜,中央厨房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现在正在向第六代中央厨房、数字化中央厨房转变,在这个阶段,菜品制作将真正实现标准化,“盐少许”“生抽适量”这样的表述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精准的“几克”,确保每一份菜品的味道不走样。


“新基建”激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新基建”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热门词汇。新基建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随着我国对“新基建”体系的深入部署,各地方政府相继发布推进措施,新基建迎来投资热潮。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对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类文明全面回顾和深刻思考,对“绿色发展”的追求,成为各方思想碰撞的共识。“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新基建”正在为产业带来新机遇。

与2008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新基建的投资重点不再是码头、公路、港口,而是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受此影响,包括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等关键科技产业迎来新机遇。与此同时,许多传统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新阶段,其中食品工业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新基建”为食品产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提供了载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在推进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食品行业复工复产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新基建不但激活了食品企业的数字化改革需求,也为食品产业的数字化创新带来新机遇。

上海市嘉定区特种水产养殖场近年来人力紧张,疫情发生后复工复产压力陡增,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与水产技术单位开展合作,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养殖生产中,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鱼塘的水体温度、浊度、水循环量等实时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技术微调,不仅节约了成本、减少了人力投入,还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刀鱼的存活率,让一度被认为无法人工养殖的长江刀鱼,在科技支撑下走向市民餐桌。

对于食品设备制造等行业来说,随着食品加工及食品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数字转型需求,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得到激发,进一步倒逼我国制造业生产运营方式由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数字转型。

随着“新基建”加快落地,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时下先进技术的加持与应用下,餐饮机器人、食品加工及食品设备制造等行业正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新基建”的风口下,食品产业正在释放数字经济潜能。通过数字“新基建”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好地推动食品产业全要素、全产业链等的融合应用,加速产业数字转型,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提升食品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为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 / 本刊主笔 王 玺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