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1-09(下)国家卫健委解读合理膳食行动成效

2021-10-18 10:39:57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文 / 本刊主笔 孙双双

9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来进展成效举行发布会。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长刘金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魏新刚、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许尚锋。

2019年6月,国务院启动健康中国行动计划,部署了15项专项行动,其中第二项就是“合理膳食行动”。两年来,合理膳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地各单位也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形成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刘金峰首先介绍了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来的情况。刘金峰表示,吃得安全、吃得营养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两年多来,政府动员引导社会共建共享,人人参与践行的工作局面初步形成。具体措施和做法可以概括为“五抓一助力”。关于抓行动合力,成立了由卫生健康、农业、教育、体育等18个部委组成的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组建合理膳食行动工作组,指导成立省级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凝聚起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关于抓政策规范,系统梳理评估我国在营养整体规划、产业发展、人群营养政策等方面制定出台的政策,分析实施难点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实施合理膳食行动的保障措施。关于抓标准引领,针对全人群、生命全周期营养健康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组织制定肥胖儿童饮食行为干预、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等标准指南。修订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等相关标准。关于抓试点示范,针对外出就餐、营养健康风险和问题,广泛开展营养健康餐厅、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学校的示范建设。搭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加强各地营养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关于抓知识普及,推动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等活动的常态化,组织营养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商超、进乡村活动,贴近百姓开展营养健康知识普及。同时我们助力疫情防控,推动营养支持应用于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康复,对新冠肺炎患者、一线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分别提出营养膳食指导,助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完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记者:关于营养标签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养成看营养标签的习惯,但是在准确理解营养标签上的数字、概念上经常有一些疑惑,请问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消费者读懂标签,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又健康的食品?

李宁:食品营养标签的作用就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中的营养信息,消费者通过看营养标签来了解食品的营养特点,从而帮助自己合理选择食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是针对工业化的预包装食品如何进行营养标识的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个标准要求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中要列出营养素种类、含量及每种营养素的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就是反映食品中的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每日需要量的程度。

我拿了一个营养成分表的示例,大家在购买的预包装食品上都可以看到营养成分表,一列是反映营养素的种类、一列是每100克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一列是NRV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营养素参考值不太好理解,通俗的来说,它就是每人每天每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参考值。比如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是11%,表示摄入100克这个食品的蛋白质只满足了每人每天需要量的11%,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需要从别的食物中摄入蛋白质。这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强制性要求标识的内容目前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对其他的营养素可选择性标识。

国家卫健委正在组织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进行修订,修订后新的标准对预包装食品营养信息标识提出了新要求。比如现行基础上增加了对饱和脂肪和糖的强制性标识要求,消费者通过看标签可以了解食品中的油、盐、糖的营养信息。此外,修订的标准还鼓励在食品包装的正面用文字或者图案形式对营养成分表里的营养信息做补充说明,便于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预包装食品中的营养特性。此外,考虑针对儿童青少年谨慎选择高油、高盐、高糖食品增加提示信息,提醒消费者合理地选择预包装食品。

针对餐饮食品,国家卫健委去年年底也发布实施了《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该《指南》指导和鼓励餐厅食堂对餐饮食品里的能量、脂肪和钠进行标识,根据菜品特点鼓励对其他的糖及营养成分进行标识。

消费者购买预包装食品或者点餐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看标签的习惯,通过看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特性。比如血压高的消费者可能更多关注钠的标识,血糖高的消费者更多关注糖含量的标识,控制体重的消费者更多关注能量标识,通过看标签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不断提升自己的营养健康水平。无论是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还是已经发布的《餐饮食品营养标识指南》都体现了营养标签在合理膳食中的重要性,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食品的营养信息的需求,是有助于推动“三减”,就是减油、减盐、减糖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要调动各方资源,加大对营养标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学会怎么看标签、怎么读懂标签,从而做到合理膳食。

丰富餐饮内涵推广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建设

记者:现在各地正在推广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餐厅的建设工作,请问我们怎样理解营养健康食堂、餐厅的概念,和普通食堂有什么样的区别?下一步能否尽快推广,全民受惠呢?

丁钢强: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可以科学指导餐饮业提升营养健康服务的供给能力。我们以往的食堂和餐厅,通常要求饭菜的口感要好,吸引我们消费者去食堂和餐厅就餐。但普遍发现,这些传统的食堂和餐厅高盐、高油、高糖烹饪的菜肴比较多。就餐者点餐的时候往往荤菜点得多、素菜点得少,存在一些营养搭配不合理的现象。而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建设融入了众多营养元素和科学就餐的指导。比如要求配备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定期对食堂和餐厅负责人、服务员和厨师开展营养健康相关培训和考核。要求菜品的供应更加多样、更加符合营养均衡的要求。菜品也要求能够低盐、低油、低糖,突出健康烹饪理念。适量点餐,减少食物浪费。设立“营养健康角”,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营养健康食堂要求逐步建立就餐职工健康管理制度,结合每个就餐者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开展营养配餐,提供套餐并公布带量食谱。营养健康餐厅强调提供优质服务,鼓励营养健康菜品的创新,推进对每一道菜品要有营养标识,要求服务人员对消费者给出合理点餐建议,并推荐“三减”菜品。

目前,鉴于网络餐饮交易平台点餐的日益普遍,鼓励在网络点餐的时候或者在外卖的容器上要标注标识营养信息,推动营养健康工作的落地。

正像这位记者所提的,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建设丰富了餐饮的内涵,也改变了传统的食堂和餐厅仅仅是作为餐饮提供场所的局限,突出了营养为公众健康护航的作用。目前这项工作已经纳入到各省年度工作中,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形成可借鉴推广的工作模式。比如可以做一些试点、示范工作等等。

“最严谨的标准”守护食品安全

记者:此前国家发文件要求食品安全坚持“四个最严”,其中包括“最严谨的标准”,怎样理解最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呢?又怎样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呢?

刘金峰:针对你提到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解读一下,一方面是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理解,一方面是“最严谨的标准”的内涵。

大家很清楚,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食品安全方面,卫生健康委的主责是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通俗讲食品安全标准的作用在于将普通消费者无法判断的食品安全风险,转化为容易读懂的安全信号,明明白白的风险警示,这是对标准的基本理解。再进一步说,食品安全标准是防范风险的预防性措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该是安全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是违法的,应该受到处罚。换句话说,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

什么是“最严谨的标准”呢?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从程序上要规范、透明,从指标上要科学适用,要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依据,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通行做法。可以从这几个层面理解“最严谨的标准”。

截至目前,已经公布食品安全标准1366项,涉及到2万多项指标,包括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规范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四类标准有机衔接、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管控食品安全风险,涵盖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食品类别、主要健康危害因素、重点人群的营养需求。从食品类别来说,覆盖了食品行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所涉及到的初级农产品、加工制品等主要食品类别;从健康危害因素来说,现行标准覆盖了包括致病微生物、重金属、真菌毒素、放射性物质等控制要求,也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等限量要求。从重点人群来说,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标准,涵盖了重点人群的营养健康基本需求。总体来讲,我们已经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举个例子,我国是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担着秘书处的具体工作,深入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工作,体现了我们的标准工作水平和国际社会的认可。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