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半月谈|40年——我们在变,我们不变 写在《半月谈》创刊40周年之际

2021-01-15 10:37:13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2020年,是个特殊年份。

  这一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即将圆满收官。“第一个百年目标”将如期实现,千年梦想将成现实,伟大复兴曙光在前。

  这一年,“中华第一刊”迎来不惑之年。历经40年洗礼,半月谈品牌以全新的传播形象、更丰富的媒介形态、更具特色的内容品质,新起点上再出发!

  ——曾经,我们以全国第一的刊物发行量,创下“神州处处有人烟,有人烟就有半月谈”的社会口碑,赢得“中华第一刊”美誉;如今,系列刊物、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组成半月谈全媒体传播矩阵,吸引2000多万各类型用户。

  ——曾经,我们以“一头挑着中央精神,一头挑着百姓期盼”的“扁担精神”,把中央精神传播到田间地头、把百姓期盼传递给社会公众;如今,我们坚守“扁担精神”,把基层干部群众呼声提供给决策参考,助推系列政策出台和诸多问题有效解决。

  ——曾经,我们以“代表官方,不打官腔”的“接地气”姿态,践行“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的创刊宗旨,“谈风”新、准、深、活;如今,我们力求担当“时政讲解员”,当好面向大众的时代思想传播者,强化“半月谈声音”的舆论引导力,由“半月一谈”变为“天天谈”。

  40年,我们的刊物样貌在变,传播载体和路径在变,话语方式也在变。始终不变的,是半月谈人须臾不曾忘却的“扁担精神”,是半月谈杂志社“永远创业”的锐气,是半月谈品牌的三大优势“基因”——面向基层、以谈取胜、大编辑部。

  面向基层:“扁担精神”永不褪色

  1950年10月,一本面向基层、帮助读者熟悉国际国内形势的《时事手册》半月刊在北京创刊,1965年因故停刊。这本刊物发挥过重要作用,不少人怀念它。

  1979年11月,中宣部在北京召开省地县宣传部长会议,地方宣传部门的同志希望办一份类似《时事手册》的刊物,向基层提供时事政策宣传学习材料。会上,中宣部决定委托新华社主办。《半月谈》由此而来。

  带着“基层”基因的《半月谈》,在1980年5月10日正式创刊伊始,就确定了面向基层的办刊定位,以基层干部群众为读者对象,通俗化讲解国家大政方针,为基层干部群众鼓与呼。

  《半月谈》创刊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各地刚开始分田到户,许多农民鼓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同时又满怀疑虑:责任田到底能种多久?中央的政策会不会变?

  面对基层关切,从1981年起,《半月谈》先后全文首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等中央文件,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定心丸”。

  基层群众也把《半月谈》当成“护身符”。当时有读者来信说,一个农民进城到集市上卖东西,怕管理人员找麻烦,便把《半月谈》杂志挂在扁担上,用以对付“各路神仙”的干扰。多个地区都有类似把《半月谈》挂在扁担上跑贩运、挂在货摊上卖商品的事例。

  受此启发,半月谈总结出了“扁担精神”。所谓“扁担精神”,就是“一头挑着中央精神,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做到“两头满意”。这成为半月谈生生不息的独特密码。

  40年来,半月谈始终坚持在解读政策、释疑解惑中向基层传送“真经”,在时事评述、热点透析中帮助读者认识形势、把握大势,在发现基层治理亮点、剖析基层痛点堵点中向中央反映实情……

  近3年来,《半月谈》对准“面向基层”这一定位,以时事政策讲解为中心、以基层治理和教育改革为支点,优化内容结构,突出自身特色,不断提升报道品质。

  优化调整后,《半月谈》内容特色更凸显“两重在、两突出”:重在讲解和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把事关国家发展和百姓利益的政策讲全面、讲明白;重在发现和激励基层改革创新举措,为基层干部群众鼓与呼。突出“招牌菜”特色,突出“大众化”风格。

  效果是明显的。以“基层治理”为例,2017年9月,《半月谈》增设“基层治理现代化”栏目,先后刊发300余篇报道,引得中央级主流媒体纷纷跟进,在舆论场形成关注基层治理、关心基层干部的强大声势。中央也先后出台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等,2019年被定为“基层减负年”。

  2019年5月,半月谈杂志社正式启动“基层治理智库”建设,系统研究基层治理变局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深度发掘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新经验、新探索,及时推广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新路径,并为决策部门提供来自基层一线社情民意的调研参考。

  这是半月谈“扁担精神”的又一次生动诠释。

  媒体格局在变、城乡基层形势在变,但半月谈面向基层的定位不会变,“扁担精神”的使命不会变。而且传播样态愈加丰富,内容承载更加多元。

  以谈取胜:从“半月一谈”到“天天谈”

  1980年的春天,乍暖还寒,百业待兴。刚刚历经浩劫转瞬又面对斑斓社会的人们,急需释疑解惑。敏锐的《半月谈》,以牡丹江军马场普通教师阎强的一封来信为引子,在创刊号上发起“关于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大讨论。

  大讨论持续240多天,吸引全国成千上万干部群众的热切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是《半月谈》“以谈取胜”风格的最早展示。

  以“谈”命名的刊物,本就鲜见,而一个“谈”字,恰恰构成半月谈的主色调。

  改革开放初期,《半月谈》刊发了一批“谈”风鲜明的报道。《应当允许一部分企业职工先富裕起来》《专业户不必顾虑重重》《放心富吧》……这些文章旗帜鲜明地鼓励基层群众放下包袱,在致富路上大步前行,广受读者欢迎。

  1994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刘云山同志专门刊发文章,论述半月谈的“以谈取胜”,文章名就是《以“谈”取胜的〈半月谈〉》。

  文章说:“我以为《半月谈》的特色就在一个‘谈’字上。谈国事,谈心事,谈政治,谈经济,谈文化,谈生活,读者所关心的无所不谈。这是其它刊物所不可比的。”刘云山同志用“谈得新、谈得准、谈得深、谈得活”阐释了《半月谈》“以谈取胜”的特色。

  立足“以谈取胜”要旨,半月谈坚持高格调的大众化、高品位的通俗化。

  “高格调”就是聚焦事关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政策、事关社会进步的价值引领;“大众化”就是时刻牢记半月谈面对的是基层干部群众,始终以“讲解员姿态”校正站位、调整腔调。

  “高品位”就是坚持权威准确、客观理性、谈心引导,规避哗众取宠、渲染情绪;“通俗化”就是要删繁就简、简明扼要、易懂好记,学会翻译文件、科普政策。

  简言之,就是要谈得中听,谈到读者心坎里。不能谈得假大空、八面玲珑。而要多一些朴素道理、多一点平民情感、多一丝基层冷暖,敢于讲实情、说真话。

  以此为指导,从2018年6月开始,《半月谈》增设“半月讲解”栏目,每期发稿3至5篇,以时事政策讲解为中心,从基层关切的视角讲政策、谈形势;从2019年1月开始,加大“半月评论”栏目发稿量,由每期1篇稿件增加为2篇,进一步提升《半月谈》含“谈”量。

  《半月谈内部版》也全面调整内容结构,以思想的稀缺性、观点的敏锐性,追求新“谈风”。以接地气、受关注的“话题”为主要载体,强化观点传播。

  同时,为弥补刊物周期过长的天然短板,从2019年3月起,半月谈利用半月谈网、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半月谈官方微博等平台,以千字左右的“半月谈评论”和三四百字的“半月谈微评”为栏目形式,每天推出几篇原创评论。

  “半月谈评论/微评”在秉承半月谈“代表官方、不打官腔”这一传统“谈风”基础上,更加突出网络味道,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网友说,半月谈评论既接事实地气,也接网络人气。不少评论在新媒体舆论场发挥了引领作用。

  “半月谈,天天谈”。新面貌大大拓展了纸刊所不具备的覆盖面。许多年轻读者由此认识了半月谈,成了半月谈的新“粉丝”。

  大编辑部:打造互联网时代新平台

  《半月谈》这个“小本本”,在创刊后短短10余年间,就创下新中国报刊发行的奇迹——期均发行量超过700万份。

  这个奇迹是如何诞生的?当然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离不开一支队伍的努力——半月谈通讯员。

  1982年4月,半月谈在京津沪鲁苏赣等省市聘请第一批通讯员14人,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通讯员会议;后逐步建立近30个省级和市级通联站,总计数百人。区别于杂志社的小编辑部,这支队伍被称作“大编辑部”。大编辑部由各地宣传干部和邮政系统人员构成,经常向编辑部反映基层情况,撰写稿件和帮助组织重点稿件,协助做好刊物的宣传、运用等工作。

  大编辑部是半月谈创刊后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支撑。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说:“半月谈大编辑部大大拓展、延伸了杂志社小编辑部的功能,使办刊物、发行刊物和开展种种社会活动得以有效地进行。”

  其实,大编辑部的秘诀在于四字:开门办刊。

  近年来,半月谈杂志社秉承开门办刊思维,以百强基点城市建设为抓手,以深根系统为平台,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大编辑部网络。把“百强市”作为半月谈观察社情民意、调研基层治理、发现基层首创的联系点。依靠基层民情观察员队伍,为中央提供来自基层的真实民情,为各级政府提供基层治理的真招实策。

  走过40年的半月谈,已由传统期刊媒体初步转型为全媒体机构。我们将紧扣半月谈品牌“面向基层、以谈取胜、大编辑部”的“三大传统基因”,注入移动互联的“新基因”,在内容品质、传播思维、平台转型上不断开拓创新,让优势突出再突出、特色鲜明再鲜明、平台开放再开放,让“两头满意”更满意。

  诞生于改革大潮初涌年代的半月谈,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始终扎根基层大地。40年后的今天,身处伟大复兴时代,我们仍将一以贯之面向基层,坚守“扁担精神”,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负伟大的人民。

  岁月如梭,沧桑巨变。一代代读者在半月谈的陪伴下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成长为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怀着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之心与半月谈相遇相知。

  不负韶华,壮志犹存。40年后再出发,半月谈将永葆风发意气、长存变革之心,与读者们同进步、共成长。

  祝愿我们与我们的读者——历经风雨之后,归来仍是少年!(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9期)

  (责编:霍海斌)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