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其广:中医药人才应着重本地化培养

2021-11-07 21:45:07来源: 《民生周刊》

  中医药在基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为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中医,我国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建设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

  如火如荼的中医馆建设,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否有效?基层中医馆的定位是什么?基层中医馆的推进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应该如何解决?

  就上述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其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其广

  民生周刊:基层中医馆的定位是什么?

  陈其广:中医馆,不应仅仅视为一个个体行医用药的地点,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馆在基层,不但要治已病,还要治未病。同时,辅导民众学习养生保健的一些知识技能也应该是中医馆的主体业务。

  提高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应着眼于最基层的第一接诊点。那么,村卫生室就是第一接诊点、第一服务点,是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载体,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民生周刊:您认为基层中医药服务应具备哪些特点?

  陈其广:中医药有三方面的基本属性,第一是具有科学和文化的双重属性;第二是民族属性,是我们中华民族原创;第三是传统属性,历经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

  而基层中医药服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不但要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同时也要便利。基层的中医药服务,尤其要体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

  民生周刊:是否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中医馆的建设?

  陈其广:中医馆的建设有两个动力源:一个是国家的相关制度要求,另外一个是商业性的社会需求。

  社会资源兴办的中医馆大多不是公益性的服务机构,而是带有商业性质和目的的中医药服务机构。所以,商业性质的中医馆就不容易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举办和发展。因为商业投资必然要考虑所在地经济的发展水平,考虑到潜在市场的规模和患者来源类别,故此,民营中医馆在城镇地区可能相对兴办得比较多、发展得比较顺利。

  但是中医馆的建设还是应该鼓励社会力量来参与,从而可以对公立中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做一些补充,尤其在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方面。与此同时,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还是要依靠国家制度和力量推动。当前,如何保障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尤其是村级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紧迫且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民生周刊:基层中医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陈其广:基层的中医馆应以道地、传统的中医药方法技能如国家分管部门总结的适宜技术作为基础和主干,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例如: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治的基本功。如果基层中医馆离开西医通用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仪器设备检查就无法诊断治疗,那就大大减损了中医药原有的竞争力。

  如今中药材和中药价格明显上涨,这是因为中药材种养、收储、运输和加工等各项成本上涨了。但从前些年的总体统计数据看,和西医药相比,中医药的门诊人均次的费用比西医药还是低一些。这就是中医药的优势,也是中医药的竞争力。

  民生周刊:基层中医馆应该如何培养中医人才?

  陈其广:中医馆,是一个形式、一个平台。中医馆能否生存发展,关键还是要有真正的中医药人才。

  基层中医药服务,不管是村卫生室还是中医馆,抑或是中医诊所、门诊部,首要的工作是真正中医药人才的发掘、利用和提高。

  在学历教育方面,我们不但要办中医药大学,还要发展中医药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等技术教育,更多地培养这个层面的中医药人才。这些层次的院校教育生源来自乡村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学成以后,他们服务于乡村的可能性也更大。

  基层中医药人才、中医馆的人才培养要着眼于中青年人,一定要坚持人才本地化为主的路线,这样才有更大可能实现“用得上、用得好、用得久”。在学历教育上,要放弃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教育模式,要在丰富教育层次的同时重点突出中医药道地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的学习培养。这样才能使得中医药服务的各个层次包括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尤其是村卫生室这样的初级服务网点有可能提供可靠、可及并能稳定、持续发展的中医药优质服务。

  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大批既懂理论更能实操的中医药专业人才,而不是“中不精西不通”、擅长理论和书本知识却不会实操的大师和专家。历史事实表明,真正的中医药名医大师都是不但勤学而且苦练成长起来的。要不拘一格地辨人才、用人才。《中医药法》专门制定了有关“确有专长人员”的条款,就是要给民间确有真才实学的中医药人才以合理合法行医用药的出路。只要他确实掌握了一定的中医药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能有效地诊治一些疾病,哪怕只能诊治一些专科专病,不会看“内外妇儿骨”五科的某个全科都没关系,这样不但能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人才,也能提供不同层次的中医药服务,对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比如甘肃省2010年起开展的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试点工作,走在了传承发展中医药工作的前列。中医有很多个体化的用药、用方思路,往往是很多大部头著作和通用教材覆盖不到的,通过长期的跟师学医,可以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医术精粹继承创新下去。

  民生周刊:中医和西医在诊治方面有哪些不同?中医药和西医药必须二选一吗?

  陈其广:简单说,医疗服务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诊,就是诊察情况。第二是断,判断病情、病程和病因。第三个才是治。

  对西医来讲最基础但很关键的是诊。明显依赖于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手段工具。而要把为数众多的理化生仪器设备都普及到广大基层,尤其是乡村和边远地区是不现实的。

  西医药侧重关注共性,而中医药的特点之一是个性化诊治。从统计学角度讲,西医药是大样本理论,主要依靠空间检验,也就是样本数量,而中医药是小样本理论,侧重于时间检验,历久弥新。西医药依赖限定环境条件的理化生实验,而中医强调日常诊治疾病实践的检验。中医药是历经数千年,经过亿万人的生命实践检验过的。西医强调标准化、规模化,而中医则要“因时因地因人”遣方用药,比如一个方子,针对一个患者或一个情况用一次,再来一个病人或看似类似的情况可能就用不成了。因为患者体质不一样,病因不一样,生活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也不一样,就得换方子或对原方做加减调整。

  中医药不是什么病都能治,西医药也不是什么病都不能治,两者各有所长,作为两个独立主体应该“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然而,中医药和西医药都是人类用来防治疾病的有效工具。不能说哪个绝对有效或者绝对没有效,正因为它们都是能够防病治病,所以它们之间就存在一个可替代的关系。从经济学来讲,只要有替代就存在竞争。不看中医,可以看西医;不看西医,可以看中医,这就是可替代关系,故此也必然存在竞争关系。中西医药各自都是一门专精、深邃的学问技能,在医药业界真正能够“会通中西”的必定是绝少数。因此,为了对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处理中西医药关系最合理、最现实的方法是中西医药各自发挥特色优势,相互配合。

  民生周刊:“中西医配合”是“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另一种表述吗?您怎么看这几年我们对于中西医药两者关系的表述从“中西医结合”到“中西医并重”,再到“中西医协同发展”?

  陈其广:“中西医并重”与“中西医结合”不是同一个概念。中西医并重,是要将中医药治疗与西医药治疗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有了相同的主流医药的地位,接下来才是如何中西协作配合的事情。进入21世纪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明确重申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重”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卫生工作最基本的方针政策。

  要做到“中西医并重”,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就必须及时跟进。目前,中医药管理部门的职级地位、实际能掌控调度资源的权限,无论是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相比,还是与西医药相比,都处于较为欠缺、薄弱的状态,中西医的发展不平衡。同时,中医药自身的管理体制机制也存在较大问题。例如,无论是中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流通,还是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使用等,监管上涉及多个政府部门,长期处于“九龙治水”状态,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互相之间往往不能很好协调。

  真正要做到“中西医并重”,关键应是中医和西医,中药和西药“平级管理、平行运作、平等待遇”,前提则是真正实现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分业管理,这也是国外的成功经验。要按中医药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去设置管理体制与机制,而不是用西医药的思路、标准来管辖、运作中医药。

  民生周刊: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陈其广:就是三点:健康、自主和可持续。健康,即符合中医药基本原理和自身生存发展规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自主,即由我国自主制定有利于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法规及标准,为我国实现自主原始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可持续,不仅要让中医药工作能够满足当前需要,更要立足根本、面向未来,有利于中医药在健康和自主生存的情况下能够永续生存和永续发展。

  (责编:霍海斌)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