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多收入7万元! 农民老刘有“秘密武器”

2020-11-19 11:02:09来源: 科技日报

  “真没想到,玉米秸秆成了‘香饽饽’,也能卖出好价钱……”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宏磊农机合作社社长刘汝房今年刚添置了一台玉米穗茎兼收机,收获300多亩的玉米秸秆,并与邻近的梁山县一奶牛厂签订合同,以8分/斤的价格,卖给奶牛厂,今年秋季就增加收入近7万元。

  农作物秸秆如何利用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传统方式主要是秸秆还田,但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秸秆焚烧等问题,增加了农业成本。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秸秆还田、离田相结合,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无疑将成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趋势。

  作为国家级农机产业集群之一,兖州利用农机产业研发、生产制造优势,国丰、金大丰等农机企业相继研发生产了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产品投入到市场成为“抢手货”。据国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振华介绍,国家通过项目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方式推动了农机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国丰机械的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已经销售了700多台,产品销售区域涵盖东北、华东、华北等地区。

  大安镇东葛村农机户石洪安今年新购置了1台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总价格为18万左右,除去国家农机购置补贴4万元左右,相当于自己只用了14万元。石洪安粗略算了一笔账:今年秋季共赚了17万元左右,其中穗茎兼收600多亩地,将秸秆卖给本村和附近村的养牛场,收入12.5万元左右,利用1台小型打捆包膜机收了100亩的秸秆打捆包膜,收入4.6万元,在收回买农机的成本上还绰绰有余。

  今年,兖州在秸秆综合利用上积极探索、典型引路,按照“秸秆资源化、收储集中化、利用产业化”的思路,引导农机户因地制宜,灵活经营,形成了玉米秸秆“本地消化+外地销售”“现收现卖+打包存储”的灵活收储方式和“本地收获经营+外出跨区作业”的多渠道增收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秸秆经营效益。

  据初步测算,今年秋季,兖州玉米穗茎兼收作业7670亩,秸秆收入144万元,节约作业成本61万元,实现综合效益200余万元,亩均增收260余元。

  “秸秆除了用于济宁周边地区畜牧养殖外,我们还引导农机户秸秆打捆、包膜存储,变成饲草商品,进入市场交易,销往内蒙古等外地畜牧大省,农村没人要的秸秆,如今成了养殖户青睐的优质饲料,实现了秸秆集约化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兖州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吴卫新表示,“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在建设秸秆一体化收储体系、产业化综合利用等方面提高秸秆利用率和产值,促进农机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王延斌 通讯员 张美荣 张树锋 王娣)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