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乡土人才往往有所长、接地气,更能带动村民。近年来,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出现了不少“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这些乡土人才逐步发展成为激活当地乡村经济的“动力引擎”。

 

“土专家”带动村民种植大棚蘑菇

 

十月中旬,坐落在秦岭腹地的宁陕县,迎来了第一场雪。51岁的农民邹子岐却像往常一样,戴着手套、拎着一个小竹筐来到蘑菇大棚,大棚里,一朵朵娇嫩的蘑菇破棒而出,“长势不错,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邹子岐时刻关注着蘑菇的生长情况。


“土专家”邹子岐像往常一样,拎着小竹筐在蘑菇大棚里查看蘑菇长势。陈阳军 摄

 

邹子岐是宁陕县龙王镇东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前些年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收入,除去化肥、种子支出外,一家四口日子过得紧巴巴。一次农业技能培训的机会,邹子岐接触到袋料蘑菇种植,萌生了种植食用菌的想法,于是用家里的积蓄和向亲戚好友借的钱共3万元,在自家地里建起了香菇大棚,干起了袋料蘑菇种植。

 

最初种蘑菇的几年,由于缺乏技术,又不懂市场行情,加上销售渠道少,邹子岐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把本钱给赔了。“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县里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技专家送技术上门,龙王镇还帮忙争取到了2万元的小额扶贫贴息贷款,这才重操旧业。”邹子岐定期参加县里开展的种植技术培训班,弄不懂的就找农技员取经,再回家实践。为了学好技术,邹子岐还购买了蘑菇种植的书籍,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后来,邹子岐种植的蘑菇实现了丰收,毛收入从2000块增加到现在的9万元。”邹子岐说。

 

“土专家”“田秀才”“致富带头人”……现在东沟村,邹子岐有了许多新名字。除了在线上微信群指导之外,邹子岐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来到周边蘑菇种植户家中现场教学,帮种植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村民孙仁进当初种植了5000袋大棚蘑菇,但是不懂技术,没有收成,原想放弃,幸好邹子岐及时上门手把手教他搭棚、装袋、传授控温等技术,蘑菇才开始盈利。2020年,孙仁进又种了2万袋蘑菇,毛收入在8万块左右,他下半年计划再种2万袋蘑菇。提起当初,孙仁进笑呵呵地说:“多亏了邹大哥的帮助,我才有现在的收成”。

 

在邹子岐积极带动下,附近村民相继开始了种植大棚蘑菇。如今,东沟村发展各类食用菌种植10余户,东沟村村支部与包帮单位以“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工作机制,筹备成立综合产业园区,发展和推广食用菌种植。

 

据了解,龙王镇借宁陕县实施“百名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契机,利用“农广校+田间地头”“线上+线下”“县内培训+赴外培训”等机制,聘请省级专家、院校老师常态化开展“送培下乡”活动。近年来,参训人数达到500余人次,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0名,选聘产业指导员10余名,实现技术服务和技术“传、帮、带”全覆盖。

 

返乡“农创客”带动村民就业致富

 

今年,在龙王镇还掀起了一场“上班潮”,社区工厂成了香饽饽,引来周边村子的打工人。在龙王镇河坪村社区工厂生产车间,30多名工人正在缝纫、检验、包装等工序上忙着,一批批潮服即将被运往欧美市场。

 

社区工厂的负责人何龙干告诉记者,“虽然在外创业挣钱比较多,但是我总觉得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就在社区开了一个服装加工厂,招收附近村民从事服装工作,给村民们提供一个贴补家用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何龙干就生在龙王镇,2006年从部队退伍后南下打工,在外干出了一番事业。在宁陕县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后,主动放弃在外优越的工作回乡发展,在河坪安置社区开办了社区工厂,目前,工厂有30多名员工,初步形成了年产100万套服装的生产规模,带动了周边20余户搬迁村民就业。

 

“我家就是河坪村的,不过那时村子没现在好,没有工作让我们这些家庭妇女干,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有个工厂,可以干点活,老人、孩子都能照顾了,每月还能挣2000多元,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对于社区工厂带来的便利,莲花村村民马志云表示。

 

“像邹子岐这样的‘土专家’、何龙干这样的‘农创客’,在我们镇还有不少,这离不开县里的人才振兴好政策。”龙王镇党委书记曾科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宁陕县实施“双培双引”工程,鼓励在外创业人士及优秀青年、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回村任职,并加大从退役军人、回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择优选拔村“两委”成员工作力度,以事业、感情、待遇、制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已有106位优秀青年人才回到宁陕发展,51名优秀青年回乡任职。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