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新年餐饮市场复苏 春节消费值得期待

2023-01-11 13:42:12来源: 中国食品报

今年的元旦假期是我国防疫政策重大转变后的首个假期,也是餐饮商家们在经历去年市场寒冬后迎来的重要促销节日。中国烹饪协会近日发布新年餐饮消费市场数据。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各类扩大需求的政策举措落地显效,全国堂食、宴会、跨省旅游等活动逐渐恢复,节日的到来促使消费市场主体信心得到提振,经济发展活力重新释放,为即将到来的春节餐饮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升腾的“烟火气”展现餐饮经济韧性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年来临,各地餐饮市场回暖,“烟火气”升腾。跨年夜,上海外滩、广东深圳欢乐港湾、河北石家庄中山东路、湖南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等全国各地多个重点商圈齐迎客流高峰。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35.3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3.8%,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1218.1万人次。四川省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5亿元,同比增长1.8%。

各地商圈还举办了诸如“迎春宴惠”“感恩聚惠”“冰雪消费节”等让利促销活动。为迎合消费需求,部分商圈餐饮则延长营业时间,营业额较节前实现增长。除了商场里的餐厅,藏在街巷边的“烟火气”也找回了往日的喧闹。如湖南长沙黄兴南路步行街的小吃店排起长队;湖北武汉户部巷、吉庆街等特色美食街稳步复苏,平均客流量达75%左右;四川广安夜市,人头攒动,各类餐车一字排开,令人眼花缭乱。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多地放宽跨省流动限制,消费者出行半径扩大。携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跨省吃住游占比已近六成,较中秋小长假稳步提升,同比2022年元旦增长34%。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至鹤岗开通首趟“复兴号”列车,乘“动车”去鹤岗赏美景、吃美食成为周边游客元旦度假新选择;坐标上海中心68层的莱美露滋餐厅上线了新年惊喜套餐,首日预订量过半;位于海南三亚海棠湾万达嘉华度假酒店内的“沿江黎家宴”餐饮老字号,跨年夜晚生意红火,座无虚席;“美食之都”广东顺德的哥顿酒店推出特色食宿套餐,旅客们不仅可以体验贴心的服务还能品尝到啫啫鱼头腩煲、红烧乳鸽等顺德美食。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时代、新变化、新趋势的背景下,餐饮业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将减弱。各地助力消费复苏的消费季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大商圈逐步回暖,人气逐渐回归。有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餐饮企业选择开新店。由此可见,广大餐饮人坚信前路必定花团锦簇。

老字号新模式助力餐饮新消费

据介绍,新年假日期间京城餐饮企业客流明显回升。元旦当日,庆丰包子铺北海店同比去年增加48.3%,华天二友居亦庄店增加35%,同和居什刹海店增加26.6%,华天延吉餐厅西四店、香妃烤鸡新奥店的营收也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京城众多餐饮企业纷纷推出节庆促销活动。旺顺阁跨年超值福利套餐最低可享7折优惠;紫光园推出年夜饭和年货礼盒预订活动;华天延吉餐厅、同春园饭店、同和居、香妃烤鸡等推出满赠、折扣菜等优惠活动。呷哺集团自恢复堂食起至元旦期间,已累计发放1.2亿元现金消费券。

除北京外,各地政府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助力居民消费。陕西、江苏等地启动新年餐饮促消费活动;海口市联合饿了么平台投放350万元外卖消费券;广州市餐饮类消费券总金额达3000万元。业内专家表示,消费券的发放有利于促进消费,激活消费场景,支持餐饮业回归常态。

多地商家迎线下线上双增长

美团数据显示,餐饮方面,新年假期前两日,全国堂食和线上交易额较上周增长超1倍,其中,江苏、浙江交易额增长超2.3倍,堂食消费恢复旺盛。

元旦小长假,线下线上消费需求同步增长,为餐饮行业注入复苏动力。大众点评必吃榜的“新年”“元旦”“跨年”主题菜品销量周环比增长6.4倍。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火锅、欢乐烧肉趁烧等品牌,共计千余家餐厅的客流增长超过预期。数据显示,北京、河北、天津市场较疫情放开前同店增长320%、500%、300%以上,总体恢复到疫情前近八五成。

线上外卖数据显示,“新年”等关键词搜索量相较节前上涨了4倍以上。从地域上看,北京荣登新年外卖订单销量榜首,其次是广州、上海、苏州、成都。从品类上看,火锅、烧烤、小龙虾、甜点饮品成为复苏最快的品类,火锅订单环比节前增长90%,烧烤订单环比增长30%。火锅也成为消费者跨年的最爱餐食。

展望今年餐饮消费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业一向是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领域,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作用。面对严峻考验与挑战,餐饮人并未选择“躺平”,而是主动出击,积极探索突围之路。希望餐饮企业在修炼内功的同时,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为实现全行业恢复发展而不懈努力,努力“烹”出属于餐饮人的未来。

(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