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褪黑素产品走红我国保健食品市场

2022-04-13 10:59:10来源: 中国食品网

调查发现,睡眠问题成为很多人的困扰。据统计,国内目前有3亿左右人群存在睡眠障碍,国人的睡眠质量堪忧。数了1000只羊还没睡着,怎样才能摆脱特“困”生?90后、00后也有失眠困扰?随着睡眠障碍年轻化趋势,90后、00后也逐渐重视起这个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自我救赎”,以致保健食品市场上褪黑素类产品悄然走红。

20220412173437169

特“困”生年轻化趋势明显

当前国民生活水平日益上升,人们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追求健康生活,但是在睡眠这一块却是“屡战屡败”。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44%的19—25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19—35岁青壮年是睡眠问题高发年龄段。特“困”生年轻化趋势明显。

目前工作压力、学习压力是年轻群体失眠的重要诱因。对此,年轻失眠患者为了改善睡眠质量,从内到外进行改善,内在改变饮食、调整作息、日常运动,外在有助眠保健食品、按摩仪器、更换枕头等,愿意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而买单。

高三学生李翔军饱受睡眠障碍的痛苦,每天身体很疲倦,大脑却并不困,睡前闭着眼睛逼迫自己数羊,却越数越精神,第二天不得不没精打采地继续去学习。最近他到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发现自己患上了慢性失眠症。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贺国华表示,近年来,医院收治的患上睡眠障碍的人群以年轻人居多,其中学生比例较大,很多学生压力大、长期睡眠不足。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周旭辉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青少年在家上网课,作息时间不规律,有些学生晚上也在刷手机看视频,睡眠质量令人担忧。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学军分析,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加剧青少年睡眠障碍的发生,夜间暴露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发出的低强度光线下,使得褪黑素合成减少,昼夜节律紊乱,睡眠质量降低。

“失眠是一种睡眠异常症状,可能是人体生理功能、生物节律出现异常的信号。失眠主要是心失所养和心神被扰所致,很多人是‘心病’导致失眠。”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身科主任马永春介绍。

保健食品不是药物观念普及

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陈涛经常熬夜加班到夜里一两点,“过了正常要睡觉的时间,回到家躺在床上虽然身体很累,却睡不着。”陈涛被同事推荐购买了一款褪黑素保健食品,吃了两个多月,“好像也并没有太大改善,但心理上可能会有暗示,今天我吃褪黑素了,晚上应该能睡着了。”陈涛说。张熙今年25岁,3个月前开始尝试睡眠糖,每天睡前半小时吃上2—3粒。《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62%的90后消费者购买过褪黑素等新兴助眠产品。

央视财经曾发起“你平均每天睡几个小时?”微博投票,结果显示:共3469人投票,平均每天睡眠7小时以下的人占比64.08%,其中940人睡眠不足6小时。在某电商平台上,热卖款褪黑素保健食品月销超4万瓶,汤臣倍健、康恩贝、黄金搭档等品牌的褪黑素片月销量都在1万瓶以上。目前,汤臣倍健、康恩贝、金达威、华北制药、仙乐健康、亚泰集团等上市公司旗下均有褪黑素类保健食品。

褪黑素类保健食品的两大适用人群是昼夜节律紊乱的年轻人以及因自体褪黑素分泌减少引起觉少或失眠的老年人。某药店药师表示,店内褪黑素畅销,每周都有进行补货,多数是复购。老年人买的不多,一是老年人精神压力相对没那么大,二是他们更愿意采用中医调理的方式改进睡眠状况。从线上电商售卖情况和线下售卖点探访发现,褪黑素保健食品的消费主力军包括上班族、备考族、高校学生等,这些人群的共性是焦虑、作息不规律、睡眠质量不佳。

尽管个体使用差异明显,但褪黑素产品在助眠市场上仍有不俗的表现。某零售商坦言,保健食品不是药物的观念不断在普及,逐渐摆脱药属性加上“助眠”“改善失眠”“深度睡眠”等推销标签,褪黑素类产品近年来的市场接受度变高了。

原料价格飞涨或拉高下游成本

褪黑素原药、缓释材料(HPMV)、添加材料(主要为维生素B6)是生产褪黑素类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目前,国内褪黑素原材料生产企业有浙江黄岩延年、保利瑞合、新普生药业等。因下游需求旺盛而产能受到影响,褪黑素原料目前供应紧张,价格亦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之中。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褪黑素原药每公斤报价在1200—1600元。某褪黑素原药生产厂商透露,“订购1公斤有现货,不议价;订购10公斤需要等待3—5天;订购25公斤以上根本无法排货,原料价格飞涨,产能受限,要多了也没货。”亦有厂商表示,“原材料价格去年持续上涨,现价每公斤1600元,产品只销售给国内固定客户和公司,货源很紧缺,暂不接个人订单。”有现货的厂商价格多居于市场高位,订购20公斤以上给予每公斤100元优惠。

此前,国内褪黑素原料生产企业因受到环保严监管数量有所减少、国内多数传统企业产能跟不上与褪黑素提纯有较高技术要求的矛盾放大,叠加制取褪黑素的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的生产受限,褪黑素原料药供给端整体显弱。

原料的供应紧缺和价格上涨,给下游生产商带来成本压力。某涉及褪黑素产品的上市公司透露,供应链端反馈的数据显示,褪黑素原料确较前期上涨了40%—50%,但公司采购量较大且与供应商处于长期合作,因而提价幅度有限,对成本影响尚可控。

但也有分析指出,随着前期库存不断消耗,下游的成本压力会进一步显现。尤其是体量较小的厂商,因缺乏议价能力,可能会面临缺货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保障健康需好好睡觉

目前,关于褪黑素类产品的使用的疑惑普遍集中在食用安全性、有效性、依赖性,效用的提升则是褪黑素产品热销的关键动因。一位消费者表示,睡眠质量确有改善,因焦虑而失眠的情况几乎没有了,深睡眠时间延长了。一夜班工作者表示,对调生物钟有用,隔天吃了两星期停掉了,不敢连续吃,目前睡觉基本正常了。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吃后更兴奋、短期使用无效、助眠有效但多梦、心理安慰更甚。亦有考研学生表示,临考压力大,身边不少同学都有睡前吃褪黑素产品的习惯。连续吃几天入睡似乎变得容易些,但每天不吃睡不着觉,睡醒觉得疲累,白天学习脑子昏沉。

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医疗办公室副主任陈正昕介绍,褪黑素其实也有依赖性,不建议长期使用,其针对中老年褪黑素分泌减退会有一定作用,大部分青少年并不存在分泌减退问题,所以作用不太大。

任何一种药物或者保健食品的使用,均应考虑其副作用。在一款进口褪黑素的产品说明上看到“不适宜人群为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抑郁型精神病患者。”国产褪黑素的说明书则指出,“自身免疫症状(类风湿等)及甲亢患者慎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蒋卓勤指出,褪黑素可以帮助入睡,保健功能就是用于改善睡眠。但是褪黑素不是营养素,长期、过量服用褪黑素,可能会影响机体正常分泌褪黑素,从而引起睡眠功能紊乱。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褪黑素的含量比较少,如过多服用褪黑素,会导致人体内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浓度相对降低,使人精神不佳、困倦欲睡,此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反应力减缓,敏感度降低。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教授潘集阳指出,褪黑素对因昼夜节律紊乱或褪黑素缺乏导致的睡眠障碍确实有改善效果,但并不适合长期使用。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科主任曾宪祥指出,偶尔失眠没有关系,大多数人都会发生,关键是不能让偶尔失眠变成慢性失眠,连续一周失眠或者一个月中每周超过三天失眠应尽快就诊。贺国华建议,青少年应戒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多参加户外运动;睡眠障碍者要积极调整作息规律,如果严重失眠短期内得不到改善,又影响工作和生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安眠药改善睡眠。

针对睡眠障碍人群,业内专家提醒,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缓解睡前焦虑情绪。(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