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界自助快递柜现身徐家汇,监管部门:让新事物飞一会儿
全新事物是否需要纳入许可管理?食品安全风险如何控制?
在徐家汇地铁站16号口附近上班的王小姐,常常要绕路近10分钟,去14号口附近的餐厅取走在地铁上下单的早餐。
过年后,这样的“折腾”因为一种新业态的出现而告一段落。靠近16号口的站厅层内,摆放了一套“离店自助取餐柜”。打开这种餐饮界的自助快递柜,消费者可以不去门店,凭手机上的取餐码便可就近扫码取餐。
但难题随之而来,作为全新事物,离店自助取餐柜是否需要纳入许可管理?食品安全风险如何控制?
让新事物飞一会儿
对于新业态,上海一直持包容审慎的态度,形象地说,就是“让新事物飞一会儿”,但同时不放任,加紧研究,帮助新业态健康规范地发展。
比如食品行业,上海早在2014年11月4日,就颁发了首张“自动售卖现场制售”食品流通许可证,“放活”了120台现场压榨橙汁机。
此后,上海专门建立了新业态登记注册的“绿色通道”和风险评估机制。市场监管部门组织食品卫生、包材安全、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等领域的专家,评估发现新业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指导其整改规范;通过评估的,在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监管下,快速纳入许可管理。
这一次,市场监管部门同样采取了让新行业先试起来的做法。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科负责人丁磊表示,在走访中,不少食品经营单位均有改进消费体验的想法,希望一些设在交通枢纽里的门店能够在店外或店附近设置离店自助取餐柜,因为取餐高峰往往是上班高峰,一些单位距离取餐点较远的消费者十分不便。
经过评估,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这种业态的确有市场需求,而且风险相对较低,决定“放活”,且暂未对其提出申请许可或备案的要求。
“这是全新事物,无论是监管者还是经营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只想着先约束,市场就无法充分释放活力。”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乌建国认为,就目前徐家汇地铁站的这套离店自助取餐柜而言,它并非食品经营者延伸的经营场所,现场并不涉及食品的制作加工,更类似于一种延伸服务,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针对性的要求,所以监管部门现阶段给予的应该是关注、鼓励和引导。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离店自助取餐柜投放方了解到,全市首套离店自助取餐柜投放至今,只供应早餐,深受上班族欢迎,近期又将有两套离店自助取餐柜在上海“投石问路”,摆放在办公楼、住宅区、产业园、地铁站等餐饮门店之外的非食品经营场所。
市场监管部门将视全市首批离店自助取餐柜的运营情况,采取相应的举措。
控制配送贮存风险
虽然整体风险水平较低,但毕竟涉及食品暂存环节,且放置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离店自助取餐柜对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目前,由徐汇区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的全市首个《餐饮行业离店自助取餐柜规范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已经公布,对离店自助取餐柜与门店的距离、存放食品的环境等提出合理建议。
根据《指引》,离店自助取餐柜一般宜摆放在非露天场所内,远离有害废弃物、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污染源,宜设置在距离门店1公里范围之内,配送时间宜控制在10分钟之内;当离店自助取餐柜处于异常状态或发生故障时,管理维护人员应于3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维护操作,待异常状态或故障解决后方可继续使用。
在硬件设置上,《指引》建议离店自助取餐柜配置相适应的联网、通讯、照明、消毒、实时监控、远程控制(升级)、应急解锁、保温、冷藏、自动故障报警等功能,尤其是每个格口,宜配置紫外线灯,对有餐饮频繁进出的空间进行定期消毒。
为防止虫害鼠患、灰尘等影响,离店自助取餐柜柜体表面应平整,无锈斑、污渍、破损等问题,格口门应具备良好的密闭性,最低格口离地10厘米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特别强调,消费者通过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的网页、手机软件、小程序等途径订餐后,餐饮门店制作餐食,并由门店工作人员配送至离店自助取餐柜格口内。
“配送和贮存是最关键的两个环节。”丁磊表示,入柜食品的贮存温度和时间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相关规定,确保食品安全。具体而言,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的,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也就是说,热食从门店到离店自助取餐柜的配送和存放时间不得超出4小时。(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