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水在康养旅游产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2021-11-12 15:41:10来源: 中国食品新闻网

一、康养旅游产业的概念及发展前景

早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了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交上处于完全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生病而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和时代发展热点。康养旅游产业作为人们追求健康行为之一,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康养”一词是健康和养生结合体,健康是受西方影响,而养生大多是受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医文化)的影响,所以康养一词是健康与养生的结合体,也是中西文化的结合体。康养旅游是健康和养生旅游的总称,是一种建立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观赏、休闲、健体与游乐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治疗疾病等目的的旅游活动。全球康养研究机构将康养旅游定义为追求、保持和提高个人健康的旅游,将旅游和医学及健康管理结合起来,成为多元化、多学科的组合体。在产业发展中,学术研究的不断延伸又把康养旅游细化为温泉康养、森林康养、滨海康养、医药康养、长寿文化康养等旅游产业。康养旅游已成为全球热点,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积累的又一波热潮。康养旅游产业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受到国家极高重视和消费者青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决心之大令人振奋,据统计国家支持康养消费的规模可达到八万亿元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消费能力提高,健康意识和品质生活意识提高,康养旅游将作为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型产业,人们必将逐渐形成对健康追求和旅游观念的转变,即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但是目前康养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的康养旅游仍浮于表面,现有康养旅游产业设计粗放,遍地开花却未成体系,行业内缺少康养旅游龙头企业和高端特色项目引领,康养旅游产品在规划、创意、设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与传统旅游产品相区分,养生特色难以突出,康养旅游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与国际发展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水在人类文明及健康养生中的作用

(一)水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水是文化之母

水是文化之母,几乎所有文化都和水有关,例如酒文化离不开水,茶文化离不开水,海洋文化离不开水,山水文化离不开水,美食文化都离不开水。水是孵化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母液,人类文明的发展,水文化的产生都和水紧密相关,世界上最重要、最神奇的东西通常恰恰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水占人体总体积的70%,也覆盖了超过地球70%的表面积,水是永远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揭示了水的奥秘,也就为揭示生命的秘密提供了一个基石。

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这四大文明古国发源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拥有着伟大的江河,包括黄河、尼罗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以及底格里斯河,这些河流可以直接用于饮用、灌溉农田、交通运输,满足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就可以催生人类文明的萌芽和发展。中国黄河、长江是中国文明和传统文化发源地,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民族,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先民创造了即绚烂多姿又具有独特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水,不仅影响中国文化的产生,而且随着历史的演进,已成为中国文化所阐释的一个重要“对象主体”,并使这一文化体系生发出一种特异的艺术光彩,中国水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古典而优美的农耕文化依水而生,伴水而在,随水而长。从单纯依赖自然赋予的水资源,到能动的改造和利用水资源,反映了古代人类从生存到发展的文明历程。而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正是基于这段文明的历程得以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中,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抗洪精神。在东方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即大仁、大智、大勇的精神。这是中国水文化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具体表现。从共工“雍防百川”到大禹“开掘九州”;从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到刘彻指挥堵复瓠子决口;从潘季训治理黄、淮、运,到近代的李仪祉水利报国,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体现抗洪精神的代表人物,也是创造和传播中国水文化的代表人物。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早期发展史,就是一部壮美的“河流文化”的发展史。

水不但影响着人的精神,还给人以美的快感和享受,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水可以以许多的意象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水作为人的对象物,浸透着古今“智者”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人类的心理、情绪、意志以及个性、气质、人格以及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认同乃至意识与哲理的升华,甚而包括人生所特有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古往今来皆以“水”为载体而被表达的淋漓尽致。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往往能从水性和治水活动中得到修身、养性、处世之道,并升华为治国安邦等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

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几乎无水不写,写则涉水。管子称水为“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中国的智慧大师老子早就说到:“上善若水”;“万物莫柔弱于水也,克之刚强者莫之能胜”。“水”可以说是“阴阳学说”中“阴”的代表。作为中华文化核心之一的“五行文化”中,水也是“金木水火土”中的一个关键组成,无水何以生木? 无水何以抑火? 诗仙李白的著名诗句中就有不少包含“水”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诗圣杜甫的著名篇章中有这样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白居易也有这样关于水的诗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词圣苏轼更是描写水的大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它著名的关于水的诗句还有很多,例如陆游写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煜写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王维写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韦庄写过“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张若虚写过“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朱熹也写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学与文化(文化主指国学)联手起来认识世界,科学认识外部世界,国学认识内心世界,科学让细胞健康起来,国学让细胞快乐起来,科学研究身体健康,国学研究心理健康。

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认识水文化,挖掘水文化,弘扬水文化,对于增强全社会的爱水、亲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转变用水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氛围,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规范人类行为,实现自律式发展,科学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容应对水危机,促进人水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新时期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水和生命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

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迷,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于何时何地?是怎样产生的?构成宇宙的各元素是如何形成具有生命形式的细胞的?生命是来源于海洋、太空还是陆地?在林林总总的生命起源假说中,较为主流的是海洋起源说、化学起源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假说,水都表现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是万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有水就可能有生命,之前的航天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力图在火星上寻找水的痕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生命起源于浩瀚的海洋。文中“海”字的构成也说明了中国人对人与水的关系的认识,“海”由“水”、“人”和“母”字构成。由字面上看“海”意味着两层意思,一层是说生命起源于海洋;另一层意思是从人的个体发育来讲,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在母体(羊水环境)中发育而成的,而羊水的成分、人的血液成分都与海水的成分极为相似。

(三)水与健康的关系(水是健康之本)

水是人体七大营养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营养素。水不但本身具有多种营养及健康功效,而且其他六大营养素的营养生理功效必须有水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

水是健康之本,水的健康功效和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这与水的结构、化学组分、活性和物理特性等有关,不能把健康效果单一地归结于某个组分或因素。多喝水、喝好水可以提高人体代谢力、免疫力、康复力和适应力及促进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提高,甚至对某些慢性病具有预防保健及辅助疗效作用。

水是百药之王。三分药,七分水。水似药,但不是药,水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作用。

水是未来最廉价、最方便也是最有效的保健品,但并不是所有水都具有保健疗效作用。

自来水是安全水,但不是最佳的饮用水,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既安全又健康的优质天然泉水、天然矿泉水、冰川水等。

水的营养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

水是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转运生命必需物质、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人体体温的载体,水具有润滑作用,可提高膳食的营养价值,促进机体工作效率。

健康好水可以使人体代谢力提高,免疫力提高,抗氧化力提高,康复力提高。还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即提高记忆力,提高免疫力,延缓痴呆症发生。

(备注:水的营养、功能、奥妙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很多未知等待着我们深入的了解和挖掘。)

(四)对水的认知及未来展望

水是一种奥妙物质,水有很多未知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讨,水看似简单,实则最复杂;水看似平常,实则最重要;水越是常见,越容易被忽视;好水对生物的健康功效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坏水对生命的危害怎么描述都不为过;对水的研究投资越多,认知越模糊,水是块难啃的骨头;中国拥有五千年的饮水文化和广大消费市场作为后盾,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在饮水科学、饮水产业及饮水教育中起到引领作用。

水是人类最根本的刚需之一,而人类社会面临着有关“水“ 的重大挑战,下面我就对“水”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需要建立创新性技术以充分挖掘出水的健康功能,实现“水是百药之王”的中医学理想,以解决由于人口老化等因素造成的对全球医疗体系的巨大压力和威胁。

2)至今人类社会对于水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解还远远不够系统和深刻。迫切需要建立起“有关水的研究”的新学科、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对“水”从文化、科学、生物医学、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等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系统性的研究,以全面系统地建立起“水的科学”、“水的文化”等系统科学体系。

3) 需要在西方医学以及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上,深入、系统的研究水的基础科学、水的医学健康功能,从而能够发现调控水的结构与功能的新方法、新战略。需要更全面地发展有关水的文化和艺术,更加深入地探索“水”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4) 需要通过全球合作,为面临水危机的国家以及贫穷国家提供帮助,以减少国家和人群之间基本生活条件的两极分化问题。

三、以水为主的康养旅游产业的简介

(一)温泉康养旅游产业

最早康养旅游起源于温泉疗养,温泉疗养是以温泉为主,结合健身、住宿、餐饮等休闲、旅游的综合体,以适应人们养生、养老等生理和精神需要。我国是温泉资源丰富的国家,温泉利用率有悠久的历史。

通过天然温泉独特的温度、水压、浮力、机械等物理性作用,以及温泉中的丰富的天然水合离子态的微量元素的化学作用,以达到疗养、养生和预防疾病及美容作用,例如心血管机能的改善,缓解肌肉疼痛,清洁皮肤,杀菌消炎等功效。

天然温泉是热、矿、水三位一体,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人类发现温泉的医疗价值是从动物在泉水中恢复疲倦及疗伤给予的启示。中国天然温泉利用的历史悠久,黄帝内经中就有温泉的利用记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几年来温泉与养生旅游及保健养生相结合形成一个温泉疗养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温泉产业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高速发展。

(二)滨海康养旅游产业。

地球70%是海洋,独特的海岸线及滨海城市为康养旅游带来了内陆地区不可比拟的独特康养旅游产业。我国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海域面积辽阔,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从南到北跨越了温带、亚热带、热带三大气候带,总体受海洋影响而四季温和、日光充足、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我国海岸类型多样,不同海岸呈现不同海岸景观特征,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海洋疗法对许多疾病都有独特的疗效,例如海沙对脚底穴位即敏感区产生刺激,对增强体质、补肾健脾、延缓衰老等都有作用。

海滨康养基地具有东西文化特色,例如我国丹东九连城、山海关老龙头、烟台蓬莱阁、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等。我国滨海城市多是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殖民统治的产物,给这些城市留下了深厚的西方文化烙印,保留了西方殖民地统治的遗迹,成为西方文化的窗口。同时海滨城市受东方文化的熏陶,又深深的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因此海滨城市呈现东西方文化并存的态势,滨海城市也成为自然人文交融一体的地方。另外滨海地区海、陆、空交通畅通,对外开发程度强,经济发达,充满了活力,正因为滨海地区有天然的自然、军事、地理、经济、文化等特有优势,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巨大潜力。

(三)内饮外泡非药物康养产业。

此技术及装备可用于以上多种康养产业中,并可走进千家万户。

1、内饮(喝水)

科学饮水是所有健康养生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措施,只有掌握正确的科学饮水方法,才能发挥各种健康养生的功效。

(1)当前饮水中的四大误区:

1)喝水目的不清楚。目前很多人饮水只停留在解渴作用,忽视了水的健康及治未病作用。

2)喝水量不足。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没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喝水量不足是造成各种慢性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成年人最低饮水量为每日每人平均2-3公斤)。

3)把安全水当成健康水。安全水只起到解渴作用,例如纯净水,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居民在喝纯净水,纯净水是安全水,只起到解渴作用,没有健康作用。大量科学数据证明,长期喝纯净水对人体健康有很多负面作用。

4)把喝饮料当成饮水。特别是中小学生中存在很严重问题,饮料是商品,饮水是必需品。

(2)应该喝什么水,要喝安全的、健康的、活性的水,即健康水。

(3)上哪找好水,上天(天然雪水,冰川水)、入地(天然山泉水,天然矿泉水、)、下海(海洋浓缩液)

(4)基础水。(见图一)

image.png

图一

1)基础水的概念及作用

基础水是图一中最关键的部分,一切因素都围绕基础水展开及起作用。基础水也是饮水科学中一个新概念,我给基础水下的定义是:基础水必须是健康水,并且保证饮水量,也是为其它功能因子提供基本载体的水。顾名思义,基础水作用有两点,一是保证人体最低饮水量的所需水,二是为功能因子提供优质载体作用的水。

2)作为基础水的条件

〈1〉作为基础水首先要选择健康水,也就是好水,即安全、健康、有活性的水。

〈2〉要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科学评定

基础水作用很重要,是关系到人体基本生存和健康的水,因此要在一般水检测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科学评定,主要包括安全指标、健康指标、化学指标、物理指标、生物指标、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在内的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系统科学评价,不要仅仅停留在目前的化学指标测定,综合评定如同盖房子,一定要把地基打牢,要把影响地基好坏的所有因素考虑周全。

(5)功能因子概念及作用

功能因子指可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生理途径,调节或改善人体机能的物质或技术方式。如氢水、海洋深层水、小分子团水、相关中草药等。目前在市场上可见的功能水有很多,例如磁化水、能量水、碱性水、低频水等等。而这众多功能因子的出现,目前大多是在炒作概念,而缺乏系统的、扎实的技术和理论研究及生物医学功效的研究,加上不正当的营销手段和夸大宣传,造成了功能水的混乱局面,遭受当地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取缔,进而把具有发展前途、科学性的功能水时代打压了下去。

笔者认为作为功能因子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

2)有可靠的生物医学、生理功效的研究。

3)要得到国内外大多数主流科学家的认可。

(6)介绍一种三合一组合式饮水方式:

image.png

上述我提到的基础水基础上,添加氢水和海洋深层水组合成一种饮水模式。基础水我们依据古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则,选择当地经过综合科学评定的健康好水作为基础水,以中桶装水为佳,一般4-6公斤便于搬动。然后采用一个可以调整温度的简易的饮水机,流出的水进入专用氢水杯中,在氢水杯中每日再添加1--1.5ml海洋深层水浓缩液(健康人每日加1ml,慢性病患者每日可加1.5ml),形成一个三合一的组合饮水方式。上述饮水方式笔者已经坚持使用五、六年。

2、外泡

(1)天然温泉(前文已叙)。

(2)人工功能浴缸。

当前国内外出现了以各种物理技术(例如红外线、磁化、低频等)改变水中结构(大分子团水变小分子团水),利用频率(低频水)及物理、化学方法(低氘水),以及在水中添加有效的功能活性因子,或中草药(包括民间、民族草药)以促进、改善人体生理健康功效,达到健体、医疗、美容作用。

    泡浴过程可以听医疗音乐(不同人的体质和病因听不同的音乐),可更好发挥泡浴效果。

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可以看出,康养旅游产业是未来阳光产业,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希望今后从国家政策支持外要加强康养产业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要注意培养、储备康养产业人才,加强科学普及及相关人才的培训及储备,今后在康养产业的发展中,能涌现出引领、示范作用的企业或康养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饮水指南    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   中国医药出版社  2019年出版

2、人类生命之源      冯晓晶  杨琛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4年出版

3、未来水企业发展方向(一)    李复兴等  2021年

4、天然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及发展战略    李复兴  2013年

5、从水谈人类文明    殷卫海  2021年

6、中国康养旅游发展报告   王欣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


(李复兴 赵飞虹 李钰峥)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