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渔业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正让农业变得更加智能,而在水产养殖领域,智慧渔业也成为构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助推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什么是智慧渔业,智慧渔业又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通过数字形式处理渔业要素
智慧渔业是渔业生产的高级阶段,其核心是把新兴技术集为一体,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依托部署在渔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渔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等功能。智慧渔业主要通过数字形式处理一切渔业要素,比如渔业资源、水域生态、捕捞和养殖,整个渔业的生产过程和渔业管理过程以信息为特征。
智慧渔业从狭义上说是渔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化管理。从广义范畴上说,智慧渔业还包含农(渔)村电商、食品防伪、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休闲旅游等。智慧渔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渔业低碳、经济、循环和高效的发展,并且强调节能节水、空间集约、绿色高产的农业新模式以及相关技术的普及应用。
农业农村部今年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其中提到了智慧渔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智慧渔业要推进智慧渔场建设,加快池塘、工厂化循环水、深水网箱、鱼菜共生等养殖模式的数字化改造,推进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增氧、精准饲喂、尾水处理、疫病防控、水产品分级分拣等技术应用。
推广渔船卫星通信、定位导航、鱼群探测、“插卡式AIS”、电子监控、电子渔捞日志等船用终端和数字化捕捞装备,开发电子观察员、捕捞机器人,实现远洋捕捞渔船实时监控和精准捕捞。
推进海洋牧场信息化建设,开展深远海养殖平台、无人渔场等先进养殖系统试验示范。
建设完善渔业渔政管理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沿海和长江禁渔监管信息化能力建设和智慧渔港建设,提升渔业渔政管理信息化水平。
降低成本是智慧渔业本质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捕捞、水产加工、流通和休闲渔业这五大现代渔业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渔业的科技创新、信息化和智能化。
信息技术已应用到政府辅助决策、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水面利用、区划管理,以及气象海况、渔况探测预报、渔船导航和海上生产作业实时指挥等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打造智慧渔业和数字渔业,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关键。智慧渔业不仅可以提升渔业的档次和工业化水平,促进渔业生产过程与监督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也能显著提升渔业生产和渔业管理决策的能力与水平,促进现代渔业的转型升级。当前,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正推动水产养殖向智慧渔业转型,走向数字渔业和智能渔业。围绕大数据“预警、预测、决策、智能”四大要素,要实现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转变,需要养殖技术、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万物互联的时代,强大的智能装备让养鱼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无论是投喂饵料,还是调节水质,管理者都可以在手机上、电脑前轻松完成。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教授刘鹰认为,“智慧渔业=互联网+现代渔业。”
在一项名为“工厂化养殖车间资源量变化评估”的实验中,借助水下视觉技术的精准识别,养殖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水下鱼的数量、规格(体长)及重量等数据,从而科学决策投喂方式和投饵量,有效避免了饵料浪费和不合理投喂带来的病害风险。
“智慧渔业的本质在于降低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顾客的选择成本和政府的监管成本。”中山市诚一渔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小林说。
长期以来,水产养殖行业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规模越大,发展越受限;招工困难,年龄偏大,重体力活;养殖企业努力控制品质,水产品质量安全仍遭到质疑。智慧渔业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
荆州中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宾国也有类似的看法:“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渔业,不是简单的智能控制单元。智能设备只是基础,而对所抓取到的数据的分析、预判和处理能力,才是智慧渔业的高级之处。”
唐宾国介绍,当智能传感器监测到水中的溶氧很低、甚至接近零氧时,除了报警,能否给养殖户提供原因和趋势预判,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并实现智能增氧。这种场景时常发生,就像小龙虾养殖的“五月魔咒”。所以挖掘数据价值是智慧渔业未来的方向。
“而在传统捕捞渔业方面,交易中间环节多、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渔民渔企融资困难等一直是行业痛点。积极利用大数据,全面改造传统的海洋渔业,重新改造交易方式,提升交易效率,最终带来产业的升级改造。”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宁表示。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表示,我国渔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除了政策的推动,还离不开科技进步的贡献。当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着3方面的压力,一是成本压力,投喂不精准,营养浪费大;二是环境压力,技术标准低,环境恶化严重;三是安全压力,入行门槛低,品质参差不齐。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离不开模式的持续创新和变革,这也为智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对渔业智慧化发展提出4条建议,一是发展渔业。水产养殖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和渔业发展或资源利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要充分体现出物联网服务生产、服务市场、服务渔民和服务公众的优势,就需要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基地联市场”等多种联结机制,培育育繁推、产加销和贸工农一体化的综合性水产养殖企业,大力发展工程化养殖和深远海渔业,规范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集约化和设施化水平。
二是技术研发。围绕现代渔业发展重大需求,在建立水产养殖物联网精准控制系统框架下,以推动水产养殖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和提供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为目标,在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分别启动水产养殖物联网研发示范项目,按照水产养殖业发展规模、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和养殖流程,有机结合工程技术、机械设备和管理软件等应用于渔业的现代技术手段,区域化物联网技术分类开发,产品化养殖管理创新研究,重点突破水域环境感知、设备智能控制、生产信息采集、数据智能分析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不断提升渔业生产智慧化水平。
三是建立标准。重点做好省级层面水产养殖物联网发展规划编制和标准体系建设,既要建立智慧渔业战略层面粗线条标准框架,又要结合深水抗风浪网箱、海洋牧场、疫病苗种场建设等重点领域和产业模式的发展特征和内在需求,在信息感知装备、信息感知装备评价、无线传感网技术和水产养殖云服务等领域体系化建立健全标准综合体,实现物联网产业链条和水产养殖产业链条交汇融合。多元化标准制(修)订主体,涵盖具有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企业和养殖主体等在内的标准编制单位或人员,体现出标准技术先进性和经验应用性。
四是社会服务。支持物联网企业与水产养殖生产经营主体合作,在遵循水产养殖业发展规律和渔业发展内在需求的基础上,联合开发建立水产养殖信息化技术,建立预测、预警、控制和诊断等水产养殖的信息处理模型,整合应用各个环节,链条化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模式和服务体系,为灾害预警、水质监测、疫病防控等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