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四横四纵”内外联通

2021-12-15 09:29:30来源: 中国食品网

冷链物流连接田间地头、百姓餐桌,是重要的民生领域。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就日前公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介绍,《规划》围绕包括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生鲜食品在内的“6+1”重点品类,对“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上行下行一张网”

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

冷链物流是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疫苗等医药产品全过程品质管控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双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如何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最大限度提高冷链惠民水平?

张江波表示,为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对促进消费、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作用,《规划》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一是在宏观层面,完善网络架构,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二是在行业层面,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三是在运行层面,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升级。鼓励大型生鲜电商、连锁商超等企业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冷链物流网络,打造“上行下行一张网”,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让农民和市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是乡村振兴和发展县域商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做好这项工作,商务部将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李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商务部连续支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新增冷库库容600余万吨,全国超过70%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冷链设施。下一步,商务部将在流通领域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着力增强三种能力。一是抓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商品化处理能力。增强产地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二是抓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干线冷链物流建设,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推动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等加快完善具备物流集散、低温配送等功能的冷链设施,对接主要产销地,畅通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动脉”。三是抓终端零售网络“冷环境”建设,增强冷链配送能力。支持升级改造连锁超市、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零售网点,完善终端销售冷链配套设施。

聚焦产运销三个主要环节

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

我国冷链物流实际发展情况如何?张江波用“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进行了简单概括。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在市场需求和有利政策双重支撑推动下,冷链物流实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冷库容量、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速分别超过10%和20%。截至去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元,冷库容量约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超过28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期末2.4倍、2倍和2.6倍左右。“除了行业规模显著扩大,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成效还体现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市场主体持续壮大、基础作用日益凸显等四方面。但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张江波进一步解释,比如,从运行体系看,缺少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的冷链物流枢纽设施,覆盖全国的骨干冷链物流网络尚未形成。从行业链条看,产地预冷、冷藏和配套分拣加工等设施建设滞后,冷链运输设施设备和作业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大中城市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从发展基础看,冷链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标准体系有待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不足,这些都制约了行业发展。

如何促进冷链物流行业补齐突出短板?张江波表示,《规划》按照“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的总体思路,一方面,聚焦产地、运输、销地等三个主要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冷链运输服务质量,完善销地冷链物流网,着力健全冷链物流服务链条;另一方面,围绕重点领域,优化主要农产品和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促进技术装备和发展模式创新,培育骨干企业,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支撑,加强冷链物流全链条监管。为有效有力推动这些任务落实落地,《规划》有针对性设置了12个专栏,系统提出了21项工程。

我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比较突出,冷藏保鲜设施总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均,商品化处理能力较弱,加之与骨干冷链物流网络缺乏有效衔接,产后损失较大。针对这方面问题,2020年,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开展整县推进试点,强化配套政策支撑,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两年来,农产品产地低温处理能力和商品化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扩大了高品质生鲜农产品供给。”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发改委等部门,高效协同、持续发力,加快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一是优化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二是建立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三是健全要素支撑保障体系。

全链条贯穿绿色发展理念

统筹推动产业发展低碳节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冷链物流领域如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统筹推动产业发展和低碳节能?

“冷链物流必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全链条、各领域,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贡献。为此,《规划》坚持‘绿色发展’这一理念和原则,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到措施保障,作出了系统部署。”张江波介绍,一是更加注重技术装备研发攻关。聚焦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部署国家级技术攻关,加强高效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基础性研究。二是更加注重设施设备效能提升。鼓励新增或更新的冷藏车采用新能源车型。鼓励企业对在用冷库及低温加工装备设施开展节能改造。新建冷库等设施要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要求。鼓励使用绿色低碳高效制冷剂和保温耗材。三是更加注重运输组织模式优化。强化冷链运输一体化运作,进一步提高铁路、水运在中长距离冷链物流干线运输中的比重。统筹多种运输方式和邮政快递,积极发展冷链多式联运。四是更加注重发展制度环境保障。研究制定冷库、冷藏车等能效标准,完善绿色冷链物流技术装备认证及标识体系。研究制定绿色冷链技术及节能设施设备推广目录,鼓励使用绿色、安全、节能、环保冷藏车及配套装备设施。

“同时,为推动上述工作落地实施,《规划》也提出冷链干线运输规模提升工程、冷链物流设施绿色改造工程、新能源城市配送冷藏车更新工程、冷链物流设备更新工程等重点工程,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助力冷链物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张江波如是说。(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