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牛育种行业形势紧迫 需多方发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沈美)奶牛良种是奶业生产的根基,直接影响到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奶业发展策路中,抓好奶牛品种遗传改良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是首要工作。7月17日第十二届中国奶业大会系列活动的中国奶牛种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多位与会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奶牛育种行业形势紧迫,需多方发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奶牛种业是奶业产业链的源头和支柱,奶牛良种是奶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群体遗传改良工作是提高奶牛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胜利强调。 奶牛育种如此重要,当前我国奶牛育种情况如何?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原会长刘成果致词中提到:“中国的奶业经过近40年的长足发展,奶牛自主育种体系架构基本形成、奶牛育种基础工作有序开展、育种成果推广和遗传进展明显提升。”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介绍,今年4月份,《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发布,“数据处理逐渐标准、品种登记初具规模、体型鉴定步入正轨及遗传评估不断创新。” 以奶牛群体遗传改良中最基础的工作品种登记为例,中国奶业协会详细登记了中国荷斯坦牛和娟姗牛的情况:截至到2019年底,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总量达到183.2万头,登记范围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娟姗牛品种登记总量达到3.2万余头,主要分布在辽宁、北京、广东、山东等地区。 “不可忽视的是奶牛育种基础性工作依然薄弱、奶牛繁育新技术应用相对滞后、种牛自主培育动力不足及奶牛种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沅坦言,期望新形势下,继续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着力解决我国奶牛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 同样担忧的还有北京奶牛中心主任麻柱,他认为我国奶牛育种行业面临的紧迫形势,奶牛自主选育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安全发展的需要。 身处产业一线,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玲玲,指出我国与奶业发达国家商业化育种的差距主要体现为自主培育和选育优秀种公牛的能力不足。 如何应对当前奶牛育种面临的挑战? 与会专家也纷纷建言献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春认为,通过先进的育种及管理手段,拥有完整的奶牛性能记录系统及重视单产、在群母牛总产量来提高奶牛的长寿性及终生奶量;麻柱提出行业需立足本土,传承创新;刘亚清表示,坚持做好强本固基,加快种业的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打好奶牛种业的翻身仗,需做好:多方发力,助力奶牛种质资源普查;科技驱动,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市场主导,建立商业化的育种体系;夯实基础,保证用种需求。”刘成果说。 奶牛种业的亟待发展,其实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近以奶牛饲养为例,为国内大中小型牧场提供牧草的上海澳慧贸易总经理熊承红表示,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牛群的整体健康,许多牧场的奶牛所食用的都是适口性好、蛋白质高的进口苜蓿。 “乳制品行业在消费品中产业链比较长,涵盖了农业、加工制造和零售服务,横跨一、二、三产业,如何将这三个环节融合成一条和谐的产业链,一条安全链,质量链,共享发展链是每个奶业从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认为,中国奶业应吸纳全球奶业智慧,因地制宜,解决当下复杂挑战,或成为进一步提高奶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当天会上,《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操作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简称:标准),正式发布。据了解,标准由中国荷斯坦牛后裔测定香山联盟、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提出、北京奶牛中心等十五家优势产业单位共同起草,通过中国奶业协会官方认定。与会专家表示,该标准将推动奶牛育种体系完善,促进奶牛种业高质量发展。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