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加工富农家
深秋10月,山里有些湿冷。烤房边上,热浪却是一阵接着一阵。刚出炉的笋干,已经彻底脱水,褪去了压榨保存时的酸味。
把竹笋一筐筐倒入浸泡池,竹笋立刻咕嘟嘟喝起了山泉水。“脱水再泡发,保留新鲜味。”何震这边搭着话,那边还没停下手里的活儿,“眼下订单要得急,生产还得抓点紧。”
这个大山里的弄竹郎,是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马迹塘镇益阳仑村村民。2017年,他和父亲何建安在村里办起了竹笋加工厂,主营复水笋食品。靠着两家门店、两家网店,产品销到了大江南北。
试水
益阳是湖南有名的竹产区。南来的季风,被雪峰山余脉阻挡,为这里带来丰沛的降水。充足的水源,滋润着一茬又一茬的春笋。
何震从小生活的村庄,也是群峰环抱、竹林遍布。在这里,家家户户的营生,大都和竹子相关。每到雨季,父亲何建安总会伐竹为排、载竹出山。长长的竹篙,撑起了何震一家的生计。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2003年,何震从学校毕业后,却没有继续靠竹谋生。他背起行囊、南下东莞,想要闯出个新生活。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初来乍到,只能找了份门槛相对较低的工作——进工厂上流水线。“和竹子打惯交道的手脚再灵活,一碰到机器,就浑不是自己的了。”
干了一年多,何震虽说在工作上没多大进展,但却发现一个大商机:广东有大量外来务工者,每天得消耗很多一次性餐具。“老家竹子多,不如回去生产一次性竹筷?”
回到桃江县,何震七拼八凑购置了机器,总算办起了竹筷加工作坊。可创业的兴奋劲儿还没过,作坊的经营就举步维艰了。
“我们在街尾,原料车一来,好竹子就被一抢而空了。剩下的尽是不到两年或竹节不到7寸的竹子,放机器里一烤,弯弯曲曲,卖不出去。”原材料品质保证不了,竹筷生产经营压力也大——单是在同一条街上,大大小小的作坊就有二三十家,竞争全靠拼价格。眼看亏损越来越多,何震一家一筹莫展。实在扛不住了,也只好无奈地把作坊盘了出去。
一家人要生活,总得有个营生!短了心气儿的何震,虽说不甘,但也只好再次南下广东。
回乡
“流水线上学到的东西有限,好歹要更进一步,攒点儿经验。”何震置办了一身行头,看见有企业招主管,就去应聘。
没想到,一个多月里连跑了20多家企业,何震竟没有被一家企业录用。一掏兜里,只剩下几块钱。睡在出租房里,何震辗转反侧:“山里的竹子,钻土抱石,没有扎不下的根。”
他打算再拼一把!托家里寄了几百块钱,何震就又往招聘会上跑了。最终,他在一家鞋厂成功应聘上了仓库主管的职位。
一晃5年,凭着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何震在厂里的管理级别稳步上升。
有次回家,何震一家人聊着聊着,又讨论起了创业。“稳当当的日子不过了?创业风险还是太高。”母亲当面直接反对;妻子没有选边站,对创业不置可否;而年过五旬的父亲却相当支持——这几年,他在老家当厨师办宴席,发现冷冻食品的需求量很大,这是难得的商机。父子俩好说歹说,摆事实、讲道理,终于说动了婆媳俩。
2011年,何震掏空积蓄,买来设备,建起冷库,做起了冷冻食品的生意。店面在桃江县武潭镇开张的那天,何震既兴奋又紧张。
刚开始,生意挺红火。可渐渐地,看好这门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竞争逐渐白热化,小店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已经是第二次创业了,怎么避免重蹈覆辙?
思忖良久,何震想起了之前在工厂工作时常提的一个词——差异化。对!他决定瞄准农村酒宴的市场,专做冷冻食品直供。在他供应的冷冻食品中,又以“山珍”为主——山里置宴会,海味可以没有,山珍从不缺席。何为山珍,就是桃江随处可见的竹笋。
父亲何建安得知何震的新思路,也没闲着。他以竹笋为原料,推陈出新,开发出包含15道菜品的全竹宴。山乡办宴,都由厨师负责采买。何建安办宴时,就由何震供货,这样的搭配,不仅帮助宴会降低了原料采购成本,何震的生意也能得到一定的帮衬。
很快,冷冻食品的生意,又重新火起来了。
转变
生意做开了,何震却面临新的考验。瞄准酒宴的冷冻食品直供,市场逐渐越来越小。
要不要放下冷冻食品生意,往产业链上游走,干脆回到益阳仑村做竹笋生产?恰好,村支书王建军找到何建安:“老何啊,村里要发展产业,正缺个人领头,不如你带着小何回村干?”
爷俩觉得靠谱,就把这思路跟家里沟通。“农村发展潜力大,以后的机会,都在这里头!”何震耐心劝说。
“就算这样,你生产竹笋,要盖厂房,建基地,哪来那么多资金?”
“我们回去,是和老乡一起干;我们办厂,他们的竹山就是基地。”何建安帮腔。
2017年秋,在益阳仑村西南的山岗上,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的竹笋加工厂房开建!
山窝窝里还能办工厂?打地基的时候,有村民也不看好。何震继续埋头实干,坚信目标可以实现。
当然,办工厂并不是没困难。2017年冬,桃江县遭遇罕见的寒潮,大雪封山。冰雪不但压垮了一半混凝土未及固化的厂房,还冻坏了刚改造好的280亩竹林,何震一下子就损失了30多万元。这一次,是老乡们伸出了援手,他们将20万元扶贫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投入企业。
2019年,依据桃江县竹产业发展政策,何震又获得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00万元;村里也将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的50万元投入企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竹笋加工厂逐渐走上了正轨。
去年,公司累计加工竹笋185万斤,实现销售额511万元。在竹笋加工厂的带动下,10名贫困村民靠着务工脱了贫,14户贫困村民通过承包竹笋基地致了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何震说,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但这两句写竹子的诗,总还是记得。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我来说两句